[发明专利]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5971.X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翟立前;李发生;杜晓明;李书鹏;李瓒;牛强;刘鹏;谭勇壁;黄巍;郭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1D53/02;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污染 土壤 低温 解吸 修复 工艺 | ||
1.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由污染土壤准备阶段、低温解吸处理阶段、尾气处理阶段三个步骤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污染土壤准备阶段(101)中:将污染土壤运输至低温解吸车间后,并通过设备使污染土壤形成多个长条形土垛;
在低温解吸处理阶段(102)中:通过土壤翻堆设备对土垛进行间歇性翻堆作业,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挥发去除,对翻堆后的土壤进行定期检测;
在尾气处理阶段(103)中:通过离心抽风机将挥发后带有污染物的气体导出,经除尘与三效活性炭吸附后,实现尾气的清洁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1)中,所述长条形土垛的长度与高度分别为102m与1m,所述长条形土垛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顶边长度、底边长度以及高度分别为1m、3.2m以及1m,相邻的所述长条形土垛之间的间距为1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2)中,采用翻堆机对所述长条形土垛进行翻堆,间歇性翻堆作业的周期为6天,每天翻堆的次数不超过8次,其时间间隔最小为3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2)中,定期检测的时间与间歇性翻堆作业的周期相同,检测时需要对土壤进行采样与化验;检测合格的土壤可进行回填或再利用,检测不合格的土壤则需要将其再次形成长条形土垛后进行一个周期的间歇性翻堆作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3)中,所述离心抽风机的换气次数为3-8次/小时,风压为2~3k/Pa;所述除尘系统为三级布袋除尘;所述三效活性炭吸附分为低效活性炭过滤、中效活性炭吸附以及高效活性炭吸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解吸车间的长、宽与高分别为112m、44m与5m,所述低温解吸车间的地面为20cm厚的混凝土地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污染土壤每天进行翻堆的次数为5次,翻堆的时间分别为7点、10点、13点、16点与20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低温解吸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尾气处理阶段(103)中,当三效活性炭吸附饱和后或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高时,可采用高温焚烧系统取代活性炭吸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59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