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253.4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修二;中野五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D53/02 | 分类号: | B21D53/02;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发热部件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冷却半导体等发热部件,有时采用水箱型(ラジエ一タ型)散热装置。作为这样的散热装置,例如公开有这样的结构,即在散热装置的基座上形成将上部开放的沟道(槽),沟道具有其开放部的端部的间隔小于沟道底部的间隔的锥状,在该沟道上通过压力嵌合导管,以使导管变形成与基座表面大致一致的平坦面,并在该平坦面接触发热部件而冷却发热部件(日本特表平11-510962号公报)。
在上述的散热装置结构中,由于槽构成为开放部的端部间隔与导管的直径相等,因此必须精细加工槽或导管。另外,当在槽中插入导管时,由于导管与槽的侧面接触,因此导管有可能受到损伤。特别是,如果槽的加工精度差而槽的开放端的间隔小于导管直径,则在槽中插入导管时,导管与槽的侧面摩擦而导管受到损伤,因此,若长时间使用散热装置,则散热装置的伤痕逐年恶化,该伤痕有可能产生裂缝裂开而使水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散热装置,在基座上安装导管时,设置在散热装置的基座的槽的侧面与导管不会接触而使导管免受损伤。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中,相对于形成有上部开放的槽的基座,从其开放部将直径小于所述槽的开放部的端部间隔的导管安装在槽中,该槽在两侧面分别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且在面上具有不规则的形状的部分,这些部分例如为突起或凹部;在第二工序中,从所述槽的开放部的上方挤压所述导管以使导管的上部沿槽的开放部的水平面变形,并且使导管的两侧部沿槽的两侧部的内表面变形,由此,导管的两侧部卡止在所述突起或凹部。作为所述导管,能够使用在内部封入有流体的导管。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基座等的加工精度的好坏无关,能够在设置于基座的槽中安装导管而导管不受到损伤。另外,当对导管进行变形加工时,由于导管的两侧面卡止在设置于槽的突起或凹部,因此能够不使用粘结剂等在槽内固定导管。另外,能够通过在导管内封入流体挤压导管,使流体的压力均匀地施加在导管的内表面。由此,能够使导管变形为其外周面与槽的两侧面和底面的整体抵接。
在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中,能够构成为如下。
所述第二工序具有:
在所述槽的开放部设置具有沿上下方向引导挤压夹具的导向面的导向夹具的第三工序;以及
沿着在所述第三工序中设置的导向夹具的导向面向下方引导所述挤压夹具,并利用挤压夹具的挤压面挤压所述导管的上部,由此使该导管的上部沿槽的开放部的水平面变形的第四工序。
在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能够构成为如下。
具有第五工序:将所述导管的上部或所述基座的上部切削,以使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变形的导管的上部与所述槽的开放部的水平面一致。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是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散热装置的基座和导管的立体图以及散热装置的基座和导管的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用于说明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图3(F)是散热装置的组装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散热装置单体的示意图和安装有发热部件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5(A)~图5(C)是表示槽的其他结构例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散热装置的基座和导管的立体图,图1B是散热装置的基座和导管的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A所示,散热装置1包括基座3、导管7A和导管7B。
基座3是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金属块(板),在基座3设有槽5A和槽5B,该槽5A和槽5B在使半导体(例如IGBT)等发热部件9(参照图4B)抵接的抵接面3A侧具有开放端(开放面)。在该槽5A中安装导管7A,在槽5B中安装导管7B。另外,槽5A和槽5B被设置在与发热部件9的底面抵接的位置,以便在抵接面3A抵接发热部件9时,通过与发热部件9的底面抵接的导管7A和导管7B能够有效地冷却发热部件9。即,导管7A和导管7B被设置为关于抵接面3A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C线对称。导管7A和导管7B的长度与基座3的宽度方向的边长L相等。
另外,抵接面3A比发热部件9的底面宽(参照图4B),在抵接面3A的各角部的附近,设有用于安装发热部件9的四个螺纹孔4A,4B,4C,4D。
另外,抵接面3A被槽5A和槽5B分割为三个面3A1,3A2,3A3,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这三个面统称为抵接面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微型喇叭
- 下一篇:一种长期演进增强系统中传递公共过程信息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