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365.X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5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和鸣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输电 线路 防误登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作用,按照结构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其中架空输电线路是最主要的结构形式。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电力人员经常需要登上线路杆塔,进行检测、维护、检修、改造等工作。若误登杆塔,爬上有电线路(当不同线路同杆架设时,会存在杆塔一侧横担上的线路无电,而另一侧横担上的线路有电的情况,若误登横担,也会爬上有电线路),会导致人员触电坠落伤亡。因此,误登杆塔是电力系统输电行业最严重的恶性事故,如何有效的防止发生这类恶性事故,是电力系统安全管理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目前,尽管电力系统有很多组织措施来防止误登杆,例如上杆前要严格核对线路名称、杆号和色标,但是架空输电线路地形、地貌复杂,存在很多平行或交叉跨越线路、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部分杆塔甚至杆号牌字迹模糊或缺失,若人员监护不到位,就极易造成误登杆,导致人员触电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方法及系统,能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误登杆塔或横担,具有简便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方法,包括:
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子标签,将电子标签信息与杆塔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在信息服务器中;
从所述信息服务器中读取待攀登杆塔的电子标签信息,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存储在检测装置中;
在攀登杆塔前,使用检测装置读取杆塔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判断所述杆塔是否为待攀登杆塔。
进一步的,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子标签之后,还包括:
使用采集装置读取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的电子标签信息,配置电子标签信息与杆塔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传送到信息服务器中。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系统,包括:
电子标签,安装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用于标识所述杆塔的信息;
信息服务器,用于存储电子标签信息与杆塔信息的对应关系;
检测装置,用于从所述信息服务器中读取待攀登杆塔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存储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在攀登杆塔前,读取杆塔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判断所述杆塔是否为待攀登杆塔。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采集装置,用于读取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的电子标签信息,配置电子标签信息与杆塔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传送到信息服务器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方法及系统,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子标签,用于标识杆塔的信息。在攀登杆塔前,使用检测装置读取杆塔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电子标签信息来确定所述杆塔是否为待攀登杆塔,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误登杆塔或横担,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构建防误登杆系统,具有简便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架空输电线路防误登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包括阅读器(也称读写器、问询器)和RFID无源电子标签(以下称为“电子标签”)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识别号(简称ID)。阅读器通过天线与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完成对电子标签的识别或读/写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和鸣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和鸣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