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控铅酸蓄电池壳体热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649.9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陆亚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控铅酸 蓄电池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尤其是阀控铅酸蓄电池壳体热封结构。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凭借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工作电压,较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高低温放电性能,既适合于浮充使用,又适合于起动、循环使用的优势在二次电池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能量贮备、动力能源等领域。
现在阀控铅酸蓄电池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特别是ABS塑料壳体热封技术的采用,使得电池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生产环境大为改善,生产成本下降很多,而且小容量电池壳体的封合质量十分可靠。但对于1000Ah以上的大容量电池,由于电池很重,在搬动、安装过程中所受的撞击力较大,为防止ABS塑料壳体热封断面撕裂,塑料壳体热封榫都设计得很宽,以承受较大的剪切力。由于热封边很宽,热封时产生的热应力很大,特别是阻燃ABS塑料壳体有时热封合后不久,内热应力即引起壳体裂纹,继而引起电池渗漏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铅酸蓄电池壳体热封后容易开裂渗漏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能避免电池壳体热封渗漏的阀控铅酸蓄电池壳体热封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中电池上盖和电池筒体的结合部分别设有上热封榫和下热封榫,两热封榫热封合成一体,其改进之处是所述上热封榫和下热封榫的断面成波浪形,上、下热封榫波峰、波谷相对应,两热封榫侧面贴紧,热封成一体,两热封榫断面厚度1.5~3mm,两热封榫高度不小于5mm。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上热封榫和下热封榫高度为5~8mm,两热封榫波峰高度为热封榫断面厚度的2~4倍,波峰间距为波峰高度的2~3倍。
本发明由于控制了壳体热封榫的断面宽度,使得壳体热封时产生的热应力降低;将热封榫的断面设计成波浪形,控制壳体热封榫的高度和波形尺寸,不仅可以缓冲电池外界冲击力引起的冲击变形,而且能缓冲壳体热封产生的应力变形。因此,该热封结构能有效防止电池壳体,特别是阀控铅酸蓄电池ABS塑料壳体封合面应力撕裂,从而达到防止电池热封渗漏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中上、下热封榫热封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电池上盖1和电池筒体4皆为ABS塑料件,上盖1的背部四周和筒体4的端口分别设有上热封榫2和下热封榫3,上、下热封榫断面成波浪形,断面厚2mm,两热封榫高6mm,波峰高6mm,波峰间距12mm,上、下热封榫波峰、波谷相对应,装配时其侧面贴紧热封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