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施数字化输液监护报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850.7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锋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G01F23/20;H04L29/08;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施 数字化 输液 监护 报警 方法 | ||
1.一种实施数字化输液监护报警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如下:
步骤S01是压力/拉力传感器接收到输液瓶重量的变化后产生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通过线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中;
步骤S02是中央控制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内部传输到微机处理器上;微机处理器计算出输液滴速与输液完毕还需要的剩余时间显示在触摸模式显示器上;
步骤S03是微机处理器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同时将经过处理的信号通过以太网络或CAN总线传输到终端计算机中;
步骤S04是终端计算机中的软件在软件模块内模拟出模拟输液瓶,根据信号利用动态输液瓶图形或动态三维输液瓶模型模拟出相对应的输液瓶内的动态的液面高度及液体剩余容量;
步骤S05是软件中每个模拟输液瓶内设置有报警线,可上下移动模拟输液瓶中的报警线,按要求对容量进行设置报警限值;
步骤S06是软件根据信号采用X-Y坐标图谱实时显示出相应输液瓶的容量/速度/时间/关系,其动态图谱显示在计算机软件上的同时也通过网络显示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显示器上;
步骤S07是软件与医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相联网,所有的病人信息通过护士刷卡读取病人医疗卡和医院信息系统内信息获得,并显示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显示器上;
步骤S08是软件数据库内安装了输液/注射药物配伍禁忌数据库,用以检测当输液药物被输入软件的时候,软件根据药物配伍禁忌数据库自动比对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不当;
步骤S09是软件内程序自动计算出报警限值,病人输液即将完毕时计算机自动报警通知护士并显示报警信息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显示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的微机处理器包括51系列、ARM系列或其它系列可编程单片机或芯片;中央控制系统可外接摄像头和麦克风,实现护士与病人的可视化通话;护士也通过摄像头在线观察病人输液时候的活动情况或直接观察实际的输液瓶情况;微机处理器和计算机同时计算出输液滴速与输液完毕还需要的剩余时间并显示在触摸模式显示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4中的终端计算机中的软件内设置了与每个病人相对应的模块,每个模块内主要有输液瓶模拟功能、动态输液曲线演示功能、报警参数在线设置功能;在模块内的软件模拟出与实际输液瓶相对应的模拟输液瓶,通过传感器数据实时更新,模拟输液瓶根据传输到软件的重量信号动态显示出与实际输液瓶内相同或百分比相同的液体剩余容量及液面高度,护士通过观察计算机中所有模块内模拟输液瓶的剩余容量来掌握所有病人实际输液瓶内的剩余容量,达到在线监控病人输液瓶内剩余容量的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5中软件本身在软件内部也实时监控计算机里所有模拟输液瓶内的液体剩余容量及液面高度,当剩余容量的液面高度低于报警设置线时软件立刻报警,并语音提示值班护士前去为相应的病人服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6中控制软件里每个模块内的动态输液曲线图,以时间和重量形成二维坐标,传感器和微机处理器发送到控制软件的数据在此坐标上形成每个点,将每个点通过曲线连接起来便形成一个动态输液过程的曲线分布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7中与医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相联网,中央控制系统的显示器显示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输液药物名称等,方便护士核对病人正确的输液信息;病人的输液信息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与其它科室或医院共享,并将详细的输液资料保存在计算机里,供日后备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8中软件内安装有输液药物配伍禁忌数据库,该数据库可通过因特网连接到供应商终端进行在线升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9中软件内程序设置了自动报警监控功能,若由于护士误操作报警设置线,软件将根据运行程序自动计算出报警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锋,未经葛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8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