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时自行开启门锁的锁槽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962.2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刘建;丁相方;李惠欣;刘晓涵;孙伟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15/12 | 分类号: | E05B15/12;E05B17/22;E05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自行 开启 门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锁及其配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时自行开启门锁的锁槽结构,适用于较大的地震且会使门因发生变形而打不开的情况,为屋内的人及时打开逃生之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感应地震的仪器多为电子类仪器,通过检测地震波来识别地震,只适用于地震局等专门的机构,且地震中家庭很容易停电,因此电的传感器不适用于普通家庭,同时其价格昂贵,不易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对于门,现在的厂家过多的注重其防盗功能,使门越来越厚,锁也越来越多,但其忽略了在地震中由于房屋的晃动,墙体会把门夹死,导致人很难把门打开,给地震逃生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门锁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容易被卡死,室内人员难以逃生的缺陷,提供一种地震时可以自行开启门锁的锁槽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安装在墙体内,与普通带有锁舌的门锁结构配合。所述锁槽结构在外壳一侧设置与锁舌配合的锁扣,锁扣的底面与滑轨配合,锁扣可沿滑轨滑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锁扣以及外壳固定连接;锁扣的顶部与齿条固定连接;外壳的顶部设置绕转动轴上下摆动的杠杆,杠杆的一端卡在齿条内,另一端与接球盒固连;在接球盒的上方设置与外壳固连的托盘,并在托盘内放置小球;当地震波传来时会使墙体产生晃动,小球从托盘中脱落,掉入下边的接球盒中,将杠杆翘起,使弹簧的力得到释放,从而将锁扣拉出,与锁舌分离,此时门中的嵌入的弹簧会将门弹开。
所述托盘的尺寸为盘面直径20mm,深度为1mm。
所述小球的直径为16mm,重量为16.8g。
所述杠杆与齿条接触的一端为类似于棘爪的结构,卡入齿条内实现止动功能并且易于滑出。
所述弹簧在非地震时一直处于拉伸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在平时可以像普通门锁一样正常使用;小球及托盘的尺寸是通过计算及实验得出的,其尺寸只允许小球在六级或六级以上烈度时滑出,触发整套机构,使门迅速打开,为室内人员提供宝贵时间;当拿锤子等工具在门上敲时,虽然声音很大,但其引起的震动是无法和地震相比的,因此在平时的使用中,该发明是安全的;该装置没有利用电能,为纯机械结构,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该锁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该锁槽结构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该锁槽结构B-B面的剖视图;
图4为该锁槽结构与门锁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锁扣;2-滑轨;3-齿条;4-弹簧;5-外壳;6-杠杆;7-接球盒;8-托盘;9-小球;10-门;11-门锁;12-锁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时自行开启门锁的锁槽结构,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该锁槽结构在外壳5一侧设置与锁舌配合的锁扣1,锁扣1的底面与滑轨2配合,锁扣1可沿滑轨2滑动;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锁扣1以及外壳5固定连接;锁扣1的顶部与齿条3固定连接;外壳5的顶部设置绕转动轴上下摆动的杠杆6,杠杆6的一端卡在齿条3内,另一端与接球盒7固连;在接球盒7的上方设置与外壳5固连的托盘8,并在托盘8内放置小球9。杠杆6与齿条3接触的一端为类似于棘爪的结构,卡入齿条内实现止动功能并且易于滑出;弹簧4在非地震时一直处于拉伸状态。托盘8的尺寸为:盘面直径20mm,深度为1mm;小球9的直径为16mm,重量为16.8g。当地震波传来时会使墙体产生晃动,小球9从托盘8中脱落,掉入下边的接球盒7中,利用重力作用将杠杆6翘起,使杠杆6从齿条3中滑出,从而将弹簧4的力释放,将锁扣1向右侧拉出,与锁舌分离,此时门中的嵌入的弹簧会将门弹开。
如图4所示,该锁槽结构12安装在墙体内,与安装在门10上的带有锁舌的普通门锁11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热相变致动的起落架上位锁机构
- 下一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动态干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