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透镜、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994.2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濑尾胜弘;冈本好喜;铃木守;铃木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00 | 分类号: | G02B15/00;G02B3/14;G02B26/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透镜 相机 模块 以及 电子设备 | ||
1.一种变焦透镜,包括:
物体侧透镜组,设置在所述物体侧,并且包括具有由可变形透明材料所形成的变形表面的第一可变透镜,所述物体侧透镜组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可变透镜的变形而改变的焦距;
成像侧透镜组,相对于所述物体侧透镜组而设置在所述成像侧,在它们之间夹置有孔径光阑,并且所述成像侧透镜组包括具有由可变形透明材料所形成的变形表面的第二可变透镜,所述成像侧透镜组具有通过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变形而改变的焦距;以及
透镜组,设置在所述物体侧透镜组和所述成像侧透镜组之间,并且包括所述孔径光阑;
设置在所述物体侧透镜组和所述成像侧透镜组中的所述第一可变透镜和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变形被控制,以执行倍率改变,并且通过所述倍率改变来执行像面移动补偿和聚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当在负方向上增大所述物体侧透镜组的折射力时,控制所述成像侧透镜组的折射力使其在正方向上增大,以执行所述变焦透镜从摄远端侧到广角端侧的变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所述成像侧透镜组的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变形表面设置在所述成像侧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并且在所述物体侧在处于摄远端状态时具有凹形,而处于广角端状态时具有凸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在从摄远侧到广角侧变焦时,所述成像侧透镜组的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变形表面的曲率在正方向上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在从所述孔径光阑到最靠近物体侧的光轴上的透镜表面的距离由L1表示、从所述孔径光阑到所述第一可变透镜的光轴上的透镜表面的距离由L2表示、从所述孔径光阑到像面的距离由L3表示、并且从所述孔径光阑到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光轴上的透镜表面的距离由L4表示的情况下,满足:
L2≥0.55×L1
L4≥0.3×L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包括所述孔径光阑的所述透镜组包括具有对球面像差、奇次像差以及色像差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校正的功能的透镜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包括非球面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所述非球面透镜被包括在所述物体侧透镜组和所述成像侧透镜组的至少一个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所述非球面透镜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变透镜的物体侧和相对于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成像侧的其中一处或者两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所述非球面透镜设置在所述成像侧透镜组的最靠近成像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所述非球面透镜设置在所述物体侧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具有校正轴上色像差功能的透镜或者透镜组设置在其中夹置有所述孔径光阑的所述透镜组与包括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所述成像侧透镜组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所述第一可变透镜和所述第二可变透镜被各自构造,使得在具有光学透明性的固体材料与具有光学透明性的弹性膜之间填充具有光学透明性的液体或者凝胶,并且通过所述液体或者凝胶和所述弹性膜的变形来改变所述焦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在所述物体侧透镜组和所述成像侧透镜组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光路偏转的光路偏转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在摄远端侧,在所使用的波长中横像差基本上与视角成比例地改变。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在所述第一可变透镜和所述第二可变透镜的每一个的内部的透明材料的折射率由n表示、并且入射角或者出射角由i表示的情况下,满足:
n×sin(i)<0.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中,透镜的总厚度与从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表面到最靠近成像侧的透镜表面的距离的比率为4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9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组件及电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反应器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