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动显示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7231.X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淳凯;简子綋;魏逸辰;林奕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动 显示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动显示系统,特别是一种便于进行演示操作及控制的互动显示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互动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在使用笔记本型计算机进行演示时,通过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延伸屏幕功能,让使用者可以一边利用投影装置输出待演示的画面,一边可利用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屏幕进行其他动作,例如开启或移动其他文件或窗口、执行应用程序等,以达到一种同步复用处理效果,而不会影响或变更演示本身的内容。此种延伸屏幕功能的设计固然改进了公知的同步显示演示内容所造成的不便,然而当使用者本身想要观看演示内容进行讲解时,仅能如同一般听讲者通过投影装置所投影的画面来观看,却也增加使用者另一方面的困扰。
此外,当使用者将鼠标光标移动至延伸屏幕画面(即投影画面)中时,并无法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画面上找到鼠标光标的位置;且当使用者想要将已开启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画面的窗口或文件移动至延伸屏幕画面中时,必须同步观看投影画面以确认待移动位置适不适当,并无法直接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画面来观看,如此将造成使用者在演示操作过程中的困扰。
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进行演示操作及控制的互动显示系统以改进公知技术的缺点,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演示操作及控制的互动显示系统。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互动显示系统应用于可执行一操作系统的一电子装置,以产生供一该电子装置的一主屏幕显示的一主画面及供一外接屏幕显示的一展示画面,该交互式显示系统包括处理模块、影像模块、功能模块以及屏幕显示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以产生显示于该主画面的一窗口界面及显示于该展示画面的一屏幕界面;该影像模块用以撷取并处理该展示画面以显示于该窗口界面;该功能模块用以在该窗口界面检测或执行一对应操作,其中该对应操作包括一光标移动、一目标窗口移动、一绘图操作以及一指令输入操作的其中一者;该屏幕显示模块用以处理该对应操作的结果并显示于该屏幕界面,使得该展示画面藉由该屏幕界面呈现出该窗口界面在执行该对应操作后的画面。
藉此设计,使用者针对主画面的窗口界面所进行的各项对应操作,均会通过展示画面配合屏幕界面来呈现,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演示及相关功能。
此外本发明亦提供应用于前述互动显示系统的互动显示方法。该互动显示方法应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执行一操作系统,以产生供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主屏幕显示的一主画面及供一外接屏幕显示的一展示画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产生在该主画面显示的一窗口界面及在该展示画面显示的一屏幕界面;(b)撷取并处理该展示画面以显示于该窗口界面;(c)在该窗口界面内检测或执行一对应操作,其中该对应操作包括一光标移动、一目标窗口移动、一绘图操作以及一指令输入操作的其中一者;(d)处理该对应操作的结果并显示于该屏幕界面,使得该展示画面藉由该屏幕界面呈现出该窗口界面在执行该对应操作后的画面。
藉由本发明的设计,使用者在演示时将更具有互动性,可针对演示内容进行指示、注记、修改或其他画面展示,并即时呈现给观看者,加强了演示时的功能性及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互动显示系统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互动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的互动显示系统执行光标移动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的互动显示系统执行指令输入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的互动显示系统执行绘图操作的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的互动显示系统执行窗口移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互动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互动显示系统1 数据库42
处理模块10 电子装置100
窗口界面12 主屏幕110
屏幕界面14 处理单元120
目标窗口16 储存单元130
对应目标窗口16’ 操作系统132
影像模块20 外接屏幕140
功能模块30 主画面A
光标控制模块32 展示画面B
绘图模块34 光标P、P1、P’、P1’
窗口控制模块36 功能菜单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