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喷雾干燥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7364.7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梁世强;王涛;陶毓伽;郭朝红;李玉华;袁达忠;唐大伟;胡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吸收 式热泵 喷雾干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喷雾干燥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1)将含水率30-70%的浆态物料由常温预热至40-70℃,成雾状进入喷雾干燥塔;
2)以高过热度的低压干蒸汽做为工作蒸汽与雾状的浆态物料在喷雾干燥塔内进行接触式换热,工作蒸汽的量和过热度须满足在塔内换热接近平衡时工作蒸汽依然处于过热状态,并且在过程中所释放的热能足够将浆态物料中大部分水分蒸发出来成为二次蒸汽,干燥粉料由塔底流出收集;
3)工作蒸汽与二次蒸汽从干燥塔排出后,被分成两股,分别与吸收式热泵进行换热,其中一股做为热源蒸汽在吸收式热泵输入端的换热器内放热,最终冷凝为液态水,另外一股做为载热蒸汽从吸收式热泵输出端的换热器内吸热,使载热蒸汽温度提高30-50℃;
4)载热蒸汽升温后通过换热设备由外部热源将其再次加热成为工作蒸汽进行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干燥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浆态物料需先脱除不凝性气体和固体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干燥方法,其中,常温预热至40-70℃的浆态物料通过高压泵加压喷射成粒径30-500微米的雾状进入喷雾干燥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干燥塔节能方法,其中,步骤2中的换热过程是在与喷雾干燥塔尾部连接的抽湿风机提供的微负压条件下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干燥塔节能方法,其中,步骤3中的出塔蒸汽需先通过旋风分离器及蒸汽过滤器进行除尘净化。
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主要包括有:
一预热器,用于实现浆态物料与余热的热交换,其中余热热源可以为蒸汽冷凝热水、热风炉烟气或者来自系统外的余热热源;
一喷雾干燥塔,连接一高压泵,使浆态物料形成雾状地进入喷雾干燥塔内;
一热风炉,连接喷雾干燥塔,以供给喷雾干燥塔工作蒸汽;
一旋风分离器,进口与喷雾干燥塔尾气出口连接,以对喷雾干燥塔尾气内的气固成份进行分离;
一抽湿风机,与旋风分离器的出口连接,用以提供干燥塔内微负压,并提供气体流动所需动力;
一吸收式热泵,与抽湿风机出口通过蒸汽过滤器相连接,用以将二次蒸汽中大量低品位相变潜热转变为高品位余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吸收式热泵为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吸收式热泵的输出端通过一风机连接热风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3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过滤材料
- 下一篇:气体灭火系统喷嘴流量特性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