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式封装电容器环氧灌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7799.1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辛伟;任剑;魏海滨;吴振锋;张素枝;李瑞涛;荆萌;李强;李向东;黄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电容器 灌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环氧封装技术,具体是一种壳式封装电容器环氧灌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容器制造过程中,壳式电容器的环氧灌注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主要实现液态环氧树脂材料注入电容外壳的过程,完成电容器产品封装;目前的电容器环氧灌注一般采用人工灌注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在灌注过程中,不能保证灌注量的一致性,即灌注量精度不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合格率,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替代人工灌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产品质量的电容器环氧灌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人工进行电容器环氧灌注工作效率低、以及灌注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壳式封装电容器环氧灌注机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壳式封装电容器环氧灌注机构,包括基座、与基座铰接的连杆、环氧储藏杯、以及注射器;注射器包括筒体、套接于筒体内腔的推杆、以及设于筒体前端且与筒体内腔连通的针管;基座上安装固定有气缸,气缸前端连接有连接块,推杆后端垂直固定于连接块前表面,环氧储藏杯与注射器的筒体内腔连通。
工作时,环氧储藏杯内储存液态环氧材料,环氧材料流入注射器的筒体内腔;灌注环氧材料时,气缸推动连接块,连接块推动推杆向前运动,将筒体内腔的环氧材料压入针管内,完成一次环氧灌注;通过调节气缸的行程,可以调节环氧灌注量的大小;根据电容尺寸的不同,针管的直径有所不同。与现有的人工灌注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壳式封装电容器环氧灌注机构由于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灌注效率较高,而且能够保证环氧灌注量保持一致,即提高了灌注精度,从而保证了电容器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进一步地,筒体与气缸之间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两端分别与筒体、气缸固定,连接块侧部支撑于导向杆上。工作时,连接块沿导向杆运动,保证了推杆运动时受力均匀,从而防止因气缸推力过大而导致推杆弯折损坏。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人工进行电容器环氧灌注工作效率低、以及灌注量精度不高的问题,适用于电容器制造过程中的环氧灌注环节,可配套使用于电容器封装设备,也可拓展应用于原料定量灌注作业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连杆,3-环氧储藏杯,4-筒体,5-推杆,6-针管,7-气缸,8-连接块,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壳式封装电容器环氧灌注机构,包括基座1、与基座1铰接的连杆2、环氧储藏杯3、以及注射器;注射器包括筒体4、套接于筒体4内腔的推杆5、以及设于筒体4前端且与筒体4内腔连通的针管6;基座1上安装固定有气缸7,气缸7前端连接有连接块8,推杆5后端垂直固定于连接块8前表面,环氧储藏杯3与注射器的筒体4内腔连通;筒体4与气缸7之间设有导向杆9,导向杆9两端分别与筒体4、气缸7固定,连接块8侧部支撑于导向杆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