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配置上下行频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158.8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徐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通信 系统 配置 下行 频段 方法 | ||
1.一种配置上下行频段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所述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不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的带宽相等,上行频段的中心点与下行频段的中心点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的带宽不等,且上行频段的中心点与下行频段的中心点不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的带宽不等,且上行频段的中心点与下行频段的中心点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和/或下行频段具有至少一个间断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各具有一个间断点,且间断点完全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不存在重合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包括:
预先设置多种上下行频段的配置模式;
根据与所述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混合部署的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特性,估计每一种配置模式下系统间干扰的大小;
选择出系统间干扰最小的一种配置模式作为所述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上下行频段配置模式。
9.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移动终端,所述基站和移动终端配置时分双工时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频段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频段不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的带宽相等,上行频段的中心点与下行频段的中心点不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的带宽不等,且上行频段的中心点与下行频段的中心点不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的带宽不等,且上行频段的中心点与下行频段的中心点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和/或下行频段具有至少一个间断点。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各具有一个间断点,且间断点完全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不存在重合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1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型大功率LED线条灯
- 下一篇:自密封旋转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