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船尾气制冷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325.9 | 申请日: | 201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公丕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珍稀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25B15/04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刘清莲 |
地址: | 57112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船 尾气 制冷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船尾气废热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渔船尾气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我国渔船柴油机发动机功率基本在130~450kw,船上大多无专用制冷设备和鱼品加工装置,多是携带大量冰块进行冷冻保鲜。渔船出海要带燃油、淡水、再带上冰,耗时、费力,减少了船的有效利用率,难出远洋。而针对尾气制冷的吸附式制冷,加热时间长,体积大,温度波动大,COP值低,制冷速度慢。
现有的渔船尾气制冷装置,包括发生器、止回阀、冷凝器、储液罐、节流阀、蒸发器、电磁阀等。发生器有两个交替工作,由冷到热、又由热到冷,如此循环。所以热损耗大,效率低,制冷并不稳定,并且止回阀、电磁阀等交替工作,故障较多,维修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柴油机尾气热量来驱动、性能安全可靠、体积小、抗震性强的一种渔船尾气制冷机组。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渔船尾气制冷机组,是由发生与精馏器、冷凝器、氨节流阀、储液罐、蒸发器、吸收器、溶液节流阀、溶液换热器、溶液泵及一些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发生与精馏器顶部的氨气出口端a2与冷凝器的氨气进口端b1相连、冷凝器的液氨出口端b2与氨节流阀的液氨进口端c 1相连、氨节流阀的液氨出口端c2与储液罐的液氨进口端d1相连、储液罐的液氨出口端d2与蒸发器的液氨进口端e1相连、蒸发器的氨气出口端e2与吸收器的氨气进口端f1相连、吸收器的溶液出口端f3与溶液泵的溶液进口端i1相连、溶液泵的溶液出口端i2与溶液换热器的浓氨溶液进口端h1相连、溶液换热器的浓氨溶液出口端h2与发生与精馏器的稀氨溶液进口端a1相连、发生与精馏器的稀氨溶液出口端a3与溶液换热器的稀氨溶液进口端h3相连、溶液换热器的稀氨溶液出口端h4与溶液节流阀的稀氨溶液进口端g1相连、溶液节流阀的稀氨溶液出口端g2与吸收器的稀氨溶液进口端f2相连。
所述渔船柴油机通过发生与精馏器的渔船尾气进、出口端与渔船尾气制冷机组连接。
所述发生与精馏器为一体化结构,发生与精馏器的下部为发生部分,上部为精馏部分,均为管壳式换热结构。
所述蒸发器与吸收器通过氨气管连接,氨气从蒸发器的氨气出口端e2进入吸收器的氨气进口端f1。
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均为板式换热器。
所述吸收器为管壳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首先,将渔船尾气的废热回收利用,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节约一次能源的消耗,同时保护了海洋环境。
其次,渔船尾气制冷机组的保鲜效果比传统的带冰作业保鲜效果更好。同时提高了船的有效利用率,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第三,本发明是采用吸收式制冷技术的渔船尾气制冷机组,与吸附式渔船尾气制冷机组相比,更加稳定、可靠,并且体积小、质量轻、振动小、噪声低、运动件少,维护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生与精馏器2、冷凝器3、氨节流阀4、储液罐5、蒸发器6、吸收器7、溶液节流阀8、溶液换热器9、溶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渔船尾气制冷机组,是由发生与精馏器1、冷凝器2、氨节流阀3、储液罐4、蒸发器5、吸收器6、溶液节流阀7、溶液换热器8、溶液泵9及一些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发生与精馏器1顶部的氨气出口端a2与冷凝器2的氨气进口端b1相连、冷凝器2的液氨出口端b2与氨节流阀3的液氨进口端c 1相连、氨节流阀的液氨出口端c2与储液罐4的液氨进口端d1相连、储液罐4的液氨出口端d2与蒸发器5的液氨进口端e1相连、蒸发器5的氨气出口端e2与吸收器6的氨气进口端f1相连、吸收器6的溶液出口端f3与溶液泵9的溶液进口端i1相连、溶液泵9的溶液出口端i2与溶液换热器8的浓氨溶液进口端h1相连、溶液换热器8的浓氨溶液出口端h2与发生与精馏器1的稀氨溶液进口端a1相连、发生与精馏器1的稀氨溶液出口端a3与溶液换热器8的稀氨溶液进口端h3相连、溶液换热器8的稀氨溶液出口端h4与溶液节流阀7的稀氨溶液进口端g1相连、溶液节流阀7的稀氨溶液出口端g2与吸收器6的稀氨溶液进口端f2相连。
所述渔船柴油机通过发生与精馏器1的渔船尾气进、出口端与渔船尾气制冷机组连接。
所述发生与精馏器1为一体化结构,发生与精馏器1的下部为发生部分,上部为精馏部分,均为管壳式换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珍稀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珍稀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带垫铁的轴瓦支持的转轴的安装找正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制冷片冷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