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8452.9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尹华;章建华;邹莉;许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70;A61P19/00;A61P17/00;A61P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5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软组织 损伤 巴布剂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软组织损伤(Soft Tissure Injury)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等软组织及部分软骨和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肿胀、血肿及瘀斑、肢体功能障碍等。
目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有药物内服、外用等。口服多采用消炎镇痛药物,如扶它林片、西乐葆等,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大,易引起消化道反应和肾损害;常用的外用药有扶它林乳胶剂、喜疗妥乳剂等消肿止痛类,但这些药物都含有激素,副作用较大。随着对软组织损伤发病机理和西医治疗缺陷的不断认识,中医药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伤筋”、“筋伤”的范畴,外伤后经脉受损,离经之血瘀滞于筋肉之间,阻滞脉络、瘀肿作痛,故局部肿胀、疼痛;瘀血化热则局部红肿、发热。此时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迁延日久,则瘀血凝结,局部组织肥厚、粘连,以致伤处气血滞涩,血不荣筋,导致筋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而变成慢性软组织损伤(又称慢性劳损、伤筋)。目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成药不多,且剂型主要局限于传统剂型。市售的消肿止痛类外用药有奇正消痛贴膏、万应止痛膏、红花油等,而临床上大多以各医家的自制复方制剂为主,现配自用,存在着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剂型落后、给药量不可控、易污染衣物、使用不方便,无严格的质量控制技术等缺陷,难以保证用药安全和药品的质量。因此,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安全有效、剂型先进、使用便捷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中药外用药十分必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舒适,为患者所乐意接受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中药巴布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质量比为1~8∶1~8(优选1∶1)的大黄和黄芩混合,加入5~20倍质量的水或30~80%(v/v,优选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mL浓缩液含总生药量(大黄+黄芩)为0.1~5g(优选为0.5g/mL),得到浓缩液1;
(2)取黄柏加入5~20倍质量的水或30~80%(v/v,优选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mL浓缩液含总生药量为0.1~5g(优选为0.5g/mL),得到浓缩液2;
(3)将骨架材料I溶于浓缩液1中,配成骨架材料浓度0.01~0.05/mL的溶液,溶胀过夜,得到混合液A;所述骨架材料I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卡波姆、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
(4)将交联剂和交联调节剂加入水中,配成交联剂浓度0.016~0.40g/ml、交联调节剂浓度0.008~0.20g/ml的溶液,得到混合液B;所述交联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氢氧化铝、氧化铝、甘羟铝;所述交联调节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柠檬酸、酒石酸、乳酸;
(5)将粘着剂、骨架材料II和透皮吸收促进加入溶于保湿剂中,其中粘着剂浓度为0.02~0.5g/ml,透皮吸收促进的浓度为0.08g/ml~0.80g/ml,骨架材料II的浓度为0.02~0.5g/ml,得到混合液C;所述粘着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明胶、甲基纤维素;所诉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桉叶油、油酸、薄荷脑、氮酮;所述骨架材料II为下列之一或其混合: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所述保湿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甘油、丙二醇、山梨醇;
(6)将混合液A、混合液B∶混合液C、浓缩液2按照8~12∶1~5∶1~5∶4~8体积比混合均匀,所得膏体均匀涂布于底衬上,覆膜,即得所述巴布剂。
实验证明,大黄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黄芩具有消肿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湿之功效。制备本发明巴布剂的原料主要包括中药原料和水凝胶巴布剂基质,所述水凝胶巴布剂基质由骨架材料、交联剂、交联调节剂、保湿剂、粘着剂组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混合液A、混合液B∶混合液C、浓缩液2的混合体积比为10∶3∶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