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的疲劳试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572.9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于增;张志峰;毕节先;赵允刚;张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接触网器材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铁电通联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10003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疲劳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的疲劳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铁路、高架复合道路、轻轨、地铁等交通市政噪声污染防治普遍采用由H型钢柱和吸/隔音板构成的插板式声屏障。但是,H型钢柱存在造价高、不耐腐蚀、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效果差、且施工周期长的缺点,有必要予以改进。
采用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来代替H型钢柱是一种较佳的方式,但需要通过模拟铁路现场运行中声屏障的受力状况,在实验室进行疲劳试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的疲劳试验方法,它可以为铁路声屏障提供一种更优的立柱选择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的疲劳试验方法是将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采用卧式简支水平中部加载,混凝土柱两端各留出夹持长度,对其进行低周过零疲劳试验。
所述的加载参数取最大弯矩为标准检验弯矩增加10%,负荷过零位,疲劳次数为250000次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针对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所应用的场所(铁路线旁)的特点,考虑列车经过时的正负交变风压特征,采用模拟现场受力状况,参考了铁路轨枕抗压疲劳试验次数、力的变化幅度、频率等进行换算后,建立了全新的数学模型,并在实验室对试验方法进行了实物验证,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为判断产品性能及设计提供了可靠有力的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试验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见图1所示:H型预应力混凝土柱设计给定标准试验弯矩M(kN.m),为安全及便于实施,试验采用卧式简支水平中部加载,对其进行低周过零疲劳试验。由于H型混凝土柱为等截面柱,根据最大截面弯矩相等原理,对其进行的悬臂梁试验可以等效转换为简支梁试验方法(利于安装且对其中部施加载荷时,疲劳试验幅度变化小,疲劳试验机伺服实现容易)。
其中,加载F=±2M(1+10%)/L kN(M为标准检验弯矩kN.m、L为H型柱高m)。疲劳试验加载参数的选用:取最大弯矩为标准检验弯矩增加10%,水平加载±2M(1+10%)/L kN,混凝土柱两端各留出夹持长度,进行过零疲劳试验,疲劳载荷F:-2M(1+10%)/L~+2M(1+10%)/L kN,疲劳次数250000次(参照TB/T1878-2002),频率根据试验调节,以满足力值为前提,进可能提高为0.1~3Hz,一个往复行程为一次。支柱经过25万次疲劳循环后卸载,不得出现以下情况之一:(1)在回零后的5分钟内用刻度放大镜观测试验截面的两侧,观测位置为受拉区外排钢丝位置,其最大残余裂缝宽度大于0.05mm;(2)受压面混凝土破坏;(3)钢筋断裂。
疲劳后破坏试验,经25万次的疲劳循环试验后进行破坏试验,其破坏强度应不低于80%的设计破坏强度,设计破坏强度由设计图给出,破坏状态的标志为裂缝宽度达1.5mm,或出现两条及以下裂缝时最大裂缝宽大达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接触网器材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铁电通联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接触网器材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铁电通联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材计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蒸汽加热器循环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