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浇余热态钢渣的回收利用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775.8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6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曹斌;陈少慧;夏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C7/0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余热 钢渣 回收 利用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的一种炼钢厂对连铸浇注后钢包中热态钢渣直接进行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技术领域,经过精炼炉精炼的热态钢包残钢残渣(主要为液态)一般含有较高的CaO,其在低氧化性环境下具有较强的脱硫能力,而在强氧化性环境下则具有较强的脱磷能力。同时,该类热态钢包残钢残渣中还含有大量的显热。因此,各钢铁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如何充分有效的回收利用钢包残钢残渣,并为之不断努力,且随着全球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这种努力尤其显现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钢包热态钢渣的回收方法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冷态回收法,其二是热态回收法。冷态回收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除了浪费了所有的物理显热之外,还需要不少后步的机械加工处理,其技术方案可参考公开号CN101054607的发明专利申请。相比之下热态回收法则具有很多优点,它既保证了物料和显热的双重回收,同时还节省了冷态下的机械加工处理时间,缩短了冶炼周期,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和总体经济效益,该技术具体可参考公开号为CN2758270A、CN101413037A和CN101476000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804047A的发明专利在传统热态回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炼钢浇余热态钢渣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残钢残渣倒入等待出钢的空钢包中,让转炉出来的钢水与其混冲合并从而达到残钢回收和液渣精炼再利用的目的。但这种方法有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是对残钢残渣兑入空包后至出钢的时间间隔限制严格,一旦时间间隔过长,已经过一次倒包的残钢残渣很容易在包底冻结,影响后续生产操作;其二是易使出钢量和总渣量出现波动,给后续精炼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包浇余热态钢渣的回收利用方法及系统,其可实现对浇注后钢包中液态残钢残渣的直接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节能环保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包浇余热态钢渣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浇注后钢包中的热态钢渣兑入盛有铁水的铁水包中,再向铁水包中吹氧,其后对铁水包中的铁水进行后续处理。
进一步讲,该方法具体为:将浇注后钢包中的热态钢渣兑入盛有铁水的铁水包中,再向铁水包中吹氧,调节铁水包中铁水的温度和渣层的流动性,其后对铁水包中的铁水进行后续处理。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铁水包中的铁水进行预处理;
将钢包中的热态残钢液渣兑入铁水包;
向铁水包中的铁水吹氧,调节铁水的温度和渣层的流动性;
将铁水包中的铁水兑入电弧炉或氧气转炉进行后续冶炼操作。
该方法包括的具体步骤为:
对铁水包中铁水进行扒渣处理;
将铁水包运至热态钢渣兑入工位,并将钢包中的热态残钢液渣兑入铁水包;
将铁水包运至热态钢渣回收预处理工位,以一烟罩盖住铁水包开口部,并以氧枪向铁水包中的铁水吹氧,调节铁水的温度和渣层的流动性;
将烟罩和氧枪从铁水包上移除,并测量铁水包中的铁水的温度,取样检测;
将铁水包中的铁水兑入电弧炉或氧气转炉进行后续冶炼操作。
一种应用于如上所述钢包浇余热态钢渣的回收利用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铁水包,该铁水包用于盛装铁水,并可供兑入浇注后钢包中的热态钢渣;
烟罩,该烟罩与一抽风除尘系统连通,并可遮覆铁水包的开口部;
以及氧枪,该氧枪可向铁水包内吹氧。
具体而言,所述氧枪与一供氧系统连通,并由一可使氧枪作升降及旋转动作的氧枪夹持系统夹持。
所述烟罩与一至少可使烟罩作升降动作的驱动系统连接,且该烟罩上开设一可供氧枪穿过的通孔。
所述系统还包括扒渣机,该扒渣机可对铁水包中的铁水进行扒渣处理。
所述铁水包底部安装透气砖。
所述系统还包括三个分别用于贮装石灰、氧化铁皮和萤石的辅料仓,该三个辅料仓并排装设在热态钢渣回收预处理工位处的一操作平台上,且各辅料仓底部出料口连接可旋转溜槽,向铁水包中加辅料时,可旋转溜槽出口旋转至铁水包的上方。上述辅料的功用为:石灰系脱磷剂,氧化铁皮既是脱磷剂又是化渣剂,萤石则起助熔石灰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寻呼方法、装置、系统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