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催泪喷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867.6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清;张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清 |
主分类号: | F41B9/00 | 分类号: | F4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沂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催泪 喷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特种警用器械催泪喷射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催泪喷射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催泪喷射器属微型特种警用器材,主要供公安民警在执行公务时用于快速制服、抓捕暴徒、罪犯和犯罪嫌疑人,同时也可供干警用于自身防卫。喷射器主要由罐体、阀体、喷嘴、喷射剂、保护帽等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依靠罐体内额定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使阀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使溶剂袋始终处于被挤压状态,当阀门打开后,溶剂袋在恒压动力作用下,使袋内的喷射剂立即通过阀门从喷嘴喷向目标。喷射剂喷淋射在人体面部、皮肤、服饰上,将会对人体眼睛、鼻腔、口腔、皮肤和呼吸道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迅速出现流泪、流鼻涕、咳嗽、皮肤和眼睛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目前,使用的催泪喷射器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密封性能不好,使用时间长了,往往存在漏气的现象,影响紧急情况下的使用;二是多是一次性使用,即用完罐体内的催泪剂后,整个喷射器即弃之,造成极大的浪费,虽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多次罐装的喷射器,但灌装时比较费事,而且同样存在漏气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催泪喷射器存在的漏气和灌装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催泪喷射器,它密封性能好,重复灌装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新型催泪喷射器包括罐体、喷射阀、保险盖、充气液嘴、压力表、导液管,所述罐体上部连接有喷射阀,所述罐体底部设有一压力表,用来测量指示罐体内的压力,所述在罐体上部一侧设有一单向充气液嘴,所述喷射阀又包括缸体、阀帽、活塞体、弹簧,所述阀帽连接在缸体的上部,所述缸体为内壁光滑的圆筒形,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喷嘴,所述位于喷嘴下方的缸体内设有一挡板,所述档板的中央上设有一活塞杆通孔,所述在活塞杆通孔周边的挡板上还设有通液孔,所述缸体内设有一活塞体,所述活塞体包括活塞杆、底部活塞、上部活塞,所述底部活塞位于档板下部,连接于活塞杆的下端,所述底部活塞的直径小于缸体内径,即底部活塞外壁与缸体内壁之间留有液体流动空隙,所述上部活塞位于挡板的上部,连接于活塞杆上,所述上部活塞为一密封活塞,即活塞外壁与缸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位于底部活塞与缸体底部之间,所述缸体底部连接着一位于罐体内的导液管,所述活塞杆顶部设有一按钮,为提高上部活塞的密封性,还可以在上部活塞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不喷射时,通过罐体内的气压和弹簧的弹力推动底部活塞向上移动,使底部活塞紧贴在挡板上,此时,底部活塞将挡板上的通液孔全部堵住,使罐体内的气液不能逸出,达到了密封罐体内气液的目的;需要实施喷射时,打开保险盖,手按按钮,活塞杆推动底部活塞克服弹簧弹力下移,使底部活塞离开挡板上的通液孔,此时,罐体内的高压液体通过导液管进入缸体,再通过底部活塞与缸体内壁之间的空隙、挡板上的通液孔进入挡板上部与上部活塞之间,最后从喷嘴喷出。
通过安装在罐体底部的压力表可以指示出罐体内的压力大小,当罐体内的压力和液体不足时,通过单向充气液阀向罐体内灌充气体和液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密封性能好,由于阀体采用活塞式,可以较好的实现对罐体内的气液的密封;2、可以方便的多次充灌气液,重复利用罐体,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中:1、罐体 2、喷射阀 3、保险盖 4、单向充气液嘴 5、压力表 6、导液管 7、缸体 8、阀帽 9、活塞体 10、弹簧 11、喷嘴 12、挡板 13、通液孔 14、活塞杆 15、底部活塞 16、上部活塞 17、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清,未经张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