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建筑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8893.9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发东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6/26;C04B24/38;B28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建筑 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高密度建筑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砖、瓦等建筑构件都是采用树脂或加入粉煤灰等进行烧制,其不中之处在于: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免烧砖,是用水泥制成,其密度低,强度低,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高强度、高密度建筑构件。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密度建筑构件,其特点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构成的:
350目以上的基料70~80、10~40目的粗骨料10~20、
沥青粉或水泥10~20、柠檬酸固化剂1~2、
由玉米和糯米加水熬制成的植物胶液7~10。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植物胶液是将玉米和糯米按2~5∶1的重量配比混合后加入4~6倍的水,然后加热熬制,浓缩,浓缩后液体的体积是未熬制前液体体积的50~60%,按浓缩后液体重量的0.1~0.7%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冷却后滤去残渣即得。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沉淀剂为氯化镁。
本发明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高密度建筑构件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计重称量后,进行充分混合后,放入模具,利用300~500吨的压力机进行高压成坯,再经微波180~230℃加热2~8分钟固化成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粗细基料搭配,用熬制的植物胶液作为凝固剂,高压成坯后,利用微波加热固化成型。制作工艺节能环保,产品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防水、耐冻、耐高温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密度建筑构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构成的:
350目以上的基料70~80、10~40目的粗骨料10~20、
沥青粉或水泥10~20、柠檬酸固化剂1~2、
由玉米和糯米加水熬制成的植物胶液7~10。
其最佳配比是:
350目以上的基料75、10~40目的粗骨料15、
沥青粉或水泥15、植物胶液8、柠檬酸固化剂1.5
基料可以由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尾矿、风化石等经球磨粉碎后筛分制成。筛分后的颗粒可以做为粗骨料使用。
所述的植物胶液是将玉米和糯米按2~5∶1的重量配比混合后加入4~6倍的水,然后加热熬制,浓缩,浓缩后液体的体积是未熬制前液体体积的50~60%,按浓缩后液体重量的0.1~0.7%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冷却后滤去残渣即得。沉淀剂可以采用氯化镁等。
高密度建筑构件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将原料计重称量后,进行充分混合后,放入模具,利用300~500吨的压力机进行高压成坯,再经微波180~230℃加热2~8分钟固化成型。
本发明的高密度建筑构件可以制作为砖、瓦、柱、市政工程用的路牙或制成工艺品等。使用沥青粉一般用于市政工程等室外建筑,使用水泥可用于民用建筑或厂房办公楼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发东,未经王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抹灰砌筑凝固料
- 下一篇:内组式耐压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