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伤口照护系统的集液装置与其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8959.4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苗罗华;吴志文;简仁建;李丽玲;姚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照护 系统 装置 与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伤口照护系统的集液装置,其是用于负压伤口照护系统中用以收集废液的集液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主要利用封口贴布、软性吸盘、或生物相容性孔隙材料等贴附于伤口上,并连结真空泵于伤口内形成负压环境,以抽取伤口脓液及感染物质,且吸引健康组织液来维持潮湿的治疗环境、并促进周遭血液微循环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功效。
现有技术的负压伤口照护系统是将真空泵连接于现有技术的集液装置后端,真空泵透过现有技术的集液装置于伤口与集液装置内形成负压环境,并利用现有技术的集液装置来收集废液,由于现有技术的集液装置需形成负压环境,故必须采用硬质容器,例如杯体、壳体等方能允许内部为负压而不受环境气体挤压变形,然而,硬质容器占有一定的体积和大小,不但不利于携带与收纳,且集满废液后的容器必须以医疗废弃物的程序加以处理,亦增加了医疗废弃物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配合泵设于集液装置与伤口间的配置,而设计了一种软质集液装置,以便于携带和废弃处理。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负压伤口照护系统的集液装置,其中包括:
一集液袋,其具有一前开口和一后开口,前开口中设有阻水薄膜,集液袋的侧壁面设有至少一透气组件,各透气组件包含有一穿孔及一透气膜片,透气膜片由集液袋的内壁面封盖该穿孔;
一液体吸收材,其设置于集液袋中;
一入口连接组件,其插设于集液袋的前开口;
一侦测连接组件,其插设于集液袋的后开口,侦测连接组件具有一透气接头。
本发明的集液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集液装置利用软质的集液袋作为主体,有效缩小体积,且便于使用者携带及收纳;
2、集液袋利用阻水薄膜配合连接组件的插设,使得收集于集液袋中的液体不外泄,则使用者可采任意角度置放集液装置而无须担心液体倾倒;
3、集液袋为软质袋体的设计,则减少了废弃时所占的体积;
4、由于废液流入集液袋中的后,液体被液体吸收材所吸取、而气体可通过透气膜片排出集液袋外,则可达到快速气水分离的功效,故集液袋中无气体占据空间而可提升收集液体的容量,且可避免因气体使集液袋膨胀而容易破裂。
进一步而言,本发明亦设计了一种负压伤口照护系统的集液装置组合,其中包含有:
多个集液装置,每一集液装置包含有一集液袋和一液体吸收材,集液袋具有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前开口中设有阻水薄膜,集液袋的壁面贯穿有一穿孔,一透气膜片由集液袋的内壁面封盖该穿孔,液体吸收材设置于集液袋中,其中各集液装置串联成一连续的流动路径;
一入口连接组件,其与位于流动路径之首的集液装置的集液袋的其中一开口相接;
一侦测连接组件,其与位于流动路径之末的集液装置的集液袋的其中一开口相接,侦测连接组件具有一透气接头;
至少一中介连接组件,各中介连接组件连接相邻的集液装置的相邻的开口。
本发明的集液装置的组合优点在于,凭借串联式的设计,而使得多个集液装置可串接而增加负压伤口照护系统的容量,则可降低使用者需更换集液装置的频率,有利于需长时间在外的使用者加以灵活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集液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集液装置运用于负压伤口照护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集液装置组合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集液装置1包含有一集液袋10、一吸收材20、一入口连接组件30及一侦测连接组件40。
前述的集液袋10为软质袋体,其具有一前开口11和一后开口12,前开口11中设有阻水薄膜15,阻水薄膜15用以防止废液逆流,集液袋10的一侧壁面设置有透气组件,透气组件包含有一穿孔13及一透气膜片14,透气膜片14由集液袋10的内壁面封盖该穿孔13,以使集液袋10中的气体可向外界散逸,集液袋10可具有单一透气组件设于集液袋10的其中一侧壁面,或为了增加气体散逸速度,集液袋10可于两侧壁面分别设有两组透气组件,两透气组件可呈对角线配置,以加速散逸位于集液袋10各处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雃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雃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B钻刀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含有珊瑚姜精油的空气清新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