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稳态微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9061.9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雄;杨博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7/14 | 分类号: | F16K7/14;F16K3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稳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稳态微阀。
背景技术
微阀是流体通断及流向控制的重要元器件,在过去二十年间得到不断发展。微阀一般可分为常开阀,常闭阀,双稳态阀。常开阀的工作特点是在没有外来致动力的作用下,微阀能够保持通流状态,流体在微阀正常工作范围内可自由流经微阀,而关闭流体流动则需要外加致动力,并维持此致动力直至开阀;常闭阀的工作特点是在没有外来制动力的作用下,微阀能够保持断流状态,流体在微阀正常工作范围内无法流经微阀,而打开流体流动通道需要外加致动力,并维持此致动力直至闭阀;双稳态阀是指,微阀能够在不需要外来致动力的情况下维持开阀状态或者闭阀状态,仅仅在改变微阀开关状态的时候需要外加致动力。双稳态特性是微阀元器件降低能量消耗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弥补以使用高能量消耗驱动器为代价获得较大密封力和流量的微阀的不足,如:电磁驱动式微阀,热气驱动式微阀。之前报道的双稳态微阀主要利用了膜或梁因为初始形状或预应力而产生的双稳态结构,这种结构不便于制造,开阀或闭阀的状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不方便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稳态微阀,能够降低微阀的能量消耗,具有便于制造,开阀或闭阀的状态不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控制方便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稳态微阀,包括第一有机玻璃结构8、第二有机玻璃结构9、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同轴配置,在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之间配置有一个片状软磁体3,片状软磁体3通过致动器10驱动,第一密封膜6和第二密封膜7分别固定在第一有机玻璃结构8的内腔底部和第二有机玻璃结构9的内腔底部,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分别固定在第一有机玻璃结构8的内腔和第二有机玻璃结构9的内腔上,并分别压住第一密封膜6和第二密封膜7,在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的中心孔中分别配置有可来回移动的第一可动件4和第二可动件5。
所述的片状软磁体3能够在致动器10的作用下在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之间移动并停留在两个稳态,与其中之一靠近或接触的状态都是稳态。
所述的致动器10包括高压气驱动器、电磁致动器或热气致动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当片状软磁体3停留在第一环形永磁铁1或第二环形永磁铁2一侧时,它受到的吸引力传递到第一密封膜6或第二密封膜7上,可以实现对一侧流体通道的密封,对称结构中的另一侧的流体通道此时是打开的,当需要改变两个流体通道的开关状态,使用致动器10将片状软磁体3移动到另一侧即可。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两块环形永磁铁,能够使微阀的流体通道保持打开或关闭的状态而不消耗能量,仅在改变开关状态时需要致动器工作,因而具有节约能源的优点;同时永磁铁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能提供稳定的磁场,微阀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便于开阀和闭阀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双稳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双稳态微阀,包括第一有机玻璃结构8、第二有机玻璃结构9、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同轴配置,在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之间配置有一个片状软磁体3,片状软磁体3通过致动器10驱动,第一密封膜6和第二密封膜7分别固定在第一有机玻璃结构8的内腔底部和第二有机玻璃结构9的内腔底部,用来密封流体通道,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分别固定在第一有机玻璃结构8的内腔和第二有机玻璃结构9的内腔上,并分别压住第一密封膜6和第二密封膜7,在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的中心孔中分别配置有可来回移动的第一可动件4和第二可动件5,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否则没有被片状软磁体3压住的第一可动件4或第二可动件5有可能滑出环形永磁铁的中心孔,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之间的距离可由第一有机玻璃结构8和第二有机玻璃结构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所述的片状软磁体3能够在致动器10的作用下在第一环形永磁铁1和第二环形永磁铁2之间移动并停留在两个稳态,与其中之一靠近或接触的状态都是稳态。
所述的致动器10包括高压气驱动器、电磁致动器或热气致动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9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