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及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9160.7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艾宁;计建炳;朱清峰;沈琦;何咏涛;周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农作物 秸秆 联产 生物 工艺 专用 装置 | ||
1.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碱土金属卤化物或碱作为熔盐,并将熔盐放入熔盐热裂解反应器中;
(2)、开启熔盐热裂解反应器的电热炉,温度升高至110℃~130℃蒸出熔盐中的水分,再加热到热裂解反应温度350℃~650℃。
(3)、启动螺旋进料器,将农作物秸秆送入熔盐热裂解反应器中,农作物秸秆和熔盐的质量份数比为:1∶0.5~3.5;
(4)、熔盐热裂解反应器内热裂解产生的蒸汽部分冷凝得到液态产品,即生物油,不冷凝部分即为气态产物;
(5)、将熔盐热裂解反应器的温度调整至活化温度400℃~600℃,恒温1小时~3小时,再通入惰性气体,对固态产物进行活化,活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6)、取出活化后的固态产物,用3mol/L热盐酸浸泡,再用热蒸馏水浸泡,并用热蒸馏水洗涤至中性,过滤后干燥,获得固态产品,即生物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入氮气或抽真空的方式形成无氧或缺氧的气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水蒸气。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熔盐为以下之一:①氯化锌;②氢氧化钠;③氯化锌+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钾的摩尔百分数范围为0~47%;④氯化锌+氯化钾+氯化亚铁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钾的摩尔百分数范围为0~47%,氯化亚铁的摩尔百分数范围为0~30%。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熔盐热裂解反应器呈圆柱形,内径95mm,高150mm。
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熔盐加入量为500g~700g所述步骤(3)中,所述农作物秸秆的大小为:40目~100目,连续进料0.5小时~3小时后停止进料,进料量200g~1000g。
7.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用3mol/L热盐酸浸泡2~3次,每次30min;再用热蒸馏水浸泡2~3次,每次20min。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作物秸秆联产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装置包括熔盐热裂解反应器,所述熔盐热裂解反应器包括外壳、加热电炉、进料口和出料口,温度传感器位于外壳内,所述进料口与螺旋进料器的出料管连通,所述螺旋进料器连接电机,所述进料口与惰性气体充气管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旋风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生物炭的收集盒,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生物油的收集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外壁套装冷却用套管。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不锈钢套管内,所述不锈钢套管深入反应器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91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