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脉电路及时间复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0761.X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2 | 分类号: | H03K3/02;H03K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时间 复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脉电路的复位电路,以有效对实时电路产生复位。
背景技术
实时计时器(real time clock,RTC)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很多电子产品皆有时间的信息。时间信息例如可以用于记录每一个操作事件的发生时间等等的应用。因此,实时计时器也是一个时间参考信息。
一般方式,实时计时器是依靠静电容储存电荷运作。当电池卸除时,运作时间会依据实时计时器电路耗电状况而有不同。运作时间也就同时会受到静电容容值与IC制程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当电荷耗尽时,实时计时器便停止运作。当电池重新安装之时,实时计时器需依靠一复位信号来将整个电路复位,以提示使用者此电路失效,需重新设定时间。但此复位信号的长短与实时计时器起振时间皆受到供电的电压、电路与元件等不同的影响。
也就是说,如何确保实时计时器有效复位,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时脉电路及时间复位方法,至少可以有效确保实时计时器的复位。
依照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时脉电路可以使用于一时间电路。时间电路根据一参考时脉提供一时间信息。时脉电路包括一时脉侦测器,用以侦测是否该参考时脉发生中断现象,其中当该参考时脉发生中断现象时,发出一时脉中断信号作为该时间电路复位的依据。
依照一实施例,在所述的时脉电路中,时脉侦测器由一偏压单元提供一操作电源。时脉侦测器例如包括一电容器、一开关器以及一比较器。电容器连接于该偏压单元与一地电压之间,其中电容器与偏压单元的一连接端输出一侦测电压。开关器连接于偏压单元与地电压之间与该电容器并联。当在参考时脉的一时脉边缘区间时就导通该开关器,当不在时脉边缘区间时就断开该开关器。比较器接收侦测电压与参考电压,当侦测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发出该复位信号。
本发明提出一种时间复位方法,用于复位一时间电路,包括接收该时间电路的一参考时脉以及侦测是否该参考时脉发生中断现象,其中当该参考时脉发生中断现象时,发出一时脉中断信号作为是否复位该时间电路的依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系统配合实时计时器电路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时脉电路配合复位电路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时脉电路配合复位电路的方块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时脉侦测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时脉侦测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时脉边缘区间的特征示意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时脉侦测机制示意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时间复位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源管理IC;
102:系统;
104:实时计时器(RTC);
106:复位电路;
200:晶体振荡器(OSC);
202:缓冲器(BUF);
204:时间电路;
206:电压产生单元;
208:时脉侦测器;
210:复位电路;
212:比较器;
212’:触发电路;
218:开关器;
220:电容器;
300:储存装置;
S100~S118: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时间复位机制可以提供一可靠的复位信号,其可以不受环境影响,而能提供有效的RTC复位信号。此电路也能有效的应用电源,可以持续侦测产生参考时脉的振荡晶体,可以确保正确复位电路直到时脉正常工作。
以下举一些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所举的实施例。实施例之间也可以适当相互结合。
实时计时器是提供一个系统的实际时间,有利于了解整个系统相对时间的一运作状态。因此,实时计时器电路是一个基本的电路,且需要对应到实际时间,如果实时计时器电路产生的时间不准确,例如会导致系统的每一个事件的对应时间的错误。
图1为一个系统配合实时计时器电路的方块示意图。参阅图1,电池通过一电源管理IC 100提供电源给一个系统102,也同时提供电源给实时计时器(RTC)104电路。当电池拆卸时,复位电路106会启动对实时计时器(RTC)104电路发出复位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0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