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鹦鹉鱼的变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0860.8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金;陆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鹦鹉 变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鱼的变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血鹦鹉鱼的变色方法。
背景技术
血鹦鹉鱼是无意中把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鱼养在一起后,产生的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鱼种。作为一种观赏鱼,有必要对鱼体进行增色,以使鱼体显现出各种颜色,满足观赏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鹦鹉鱼的变色方法,通过褪色和增色两个阶段,先把鱼体原有的颜色褪除后再使鱼体显现出需要的颜色。
一种血鹦鹉鱼的变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把鱼苗养在泥底养殖池内,池内的氨氮含量小于0.3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小于0.01mg/L,全日照培养4-6周。培养过程中,水温控制在29-31摄氏度,pH7.5-8,每升水中的氧容量为4-5。
2)当鱼苗长至体长1cm后,按不同体长规格,对鱼苗进行筛选,并把规格一致体形匀称的鱼苗统一养殖。
3)筛选体长在7-8cm和8-9cm之间的幼鱼,并分别饲养在不同水池内,正常喂养5-8天后,按鱼体重5-6%投入增色鱼粮,一天投入3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日换水1/3-1/2水池体积,养殖30-50天,获得火红色鲜艳色泽的幼鱼。
增色鱼粮参照发明专利CN 200910053163.5进行配制。
增色鱼粮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白鱼粉60%,α-淀粉19.3%-19.9%,豆粕10%,酵母粉3%、肝末粉2%,鱼油2%,次磷酸钙2%,复合维生素0.5%,矿物质0.5%,色素0.1%-0.7%。色素如:红球藻粉、露康定红和加丽素粉红,优选加丽素粉红。
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鹦鹉鱼的变色方法,分为褪色和增色两个阶段,注意对生长速度不同的鱼苗进行筛选,保持鱼苗的一致性和不同规格的鱼苗快速成长。增色时按与体重进行定时定量投料,增色后幼鱼的AA级率达到7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增色鱼粮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白鱼粉60%,α-淀粉19.5%,豆粕10%,酵母粉3%、肝末粉2%,鱼油2%,次磷酸钙2%,复合维生素0.5%,矿物质0.5%,加丽素粉红0.5%。
实施例1
把鱼苗养在泥底养殖池内,池内的氨氮含量小于0.3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小于0.01mg/L,全日照培养4周。培养过程中,水温控制在29摄氏度,pH7.5,每升水中的氧容量为5。
当鱼苗长至体长1cm后,按不同体长规格,对鱼苗进行筛选,并把规格一直体形匀称的鱼苗统一养殖。
筛选体长在7-8cm和8-9cm之间的幼鱼,并分别饲养在不同水池内,正常喂养8天后,按鱼体重6%投入增色鱼粮,一天投入3次,每次间隔4小时,每日换水1/2水池体积,养殖37天左右,获得火红色鲜艳色泽的幼鱼,AA级率为72.67%。
实施例2
把鱼苗养在泥底养殖池内,池内的氨氮含量小于0.3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小于0.01mg/L,全日照培养6周。培养过程中,水温控制在30摄氏度,pH7.5,每升水中的氧容量为5。
当鱼苗长至体长1cm后,按不同体长规格,对鱼苗进行筛选,并把规格一致体形匀称的鱼苗统一养殖。
筛选体长在7-8cm和8-9cm之间的幼鱼,并分别饲养在不同水池内,正常喂养6天后,按鱼体重6%投入增色鱼粮,一天投入3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日换水1/2水池体积,养殖42天,获得火红色鲜艳色泽的幼鱼,AA级率为78.11%。
实施例3
把鱼苗养在泥底养殖池内,池内的氨氮含量小于0.3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小于0.01mg/L,全日照培养6周。培养过程中,水温控制在29摄氏度,pH7.5,每升水中的氧容量为4.3。
当鱼苗长至体长1cm后,按不同体长规格,对鱼苗进行筛选,并把规格一致体形匀称的鱼苗统一养殖。
筛选体长在7-8cm和8-9cm之间的幼鱼,并分别饲养在不同水池内,正常喂养7天后,按鱼体重5%投入增色鱼粮,一天投入3次,每次间隔4小时,每日换水1/2水池体积,养殖50天左右,获得火红色鲜艳色泽的幼鱼,AA级率为77.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0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