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1198.8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唐向阳;高国涛;杨斌;房镇;孙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反应 技术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过滤:将污水收集后注入格栅池,经格栅池中的格栅去除水中的固体杂物;
b.调节:污水从格栅池进入调节池,在在调节池中均化水质、水量;
c.加入絮凝剂:均化水质、水量的污水进入气浮池的同时,向污水中加入污水重量0.05-0.15%的絮凝剂,搅拌,然后混合有絮凝剂的污水进入气浮池;
d.微纳米气浮:位于气浮池底部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通过承压容器产生微纳米气泡,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微粒托起,浮至表面,然后用除渣装置收集上层浮渣;
e.生化处理:将微纳米气浮处理除去浮渣后的澄清液用提升泵入生化反应池中进行生化处理,然后由膜组件进行泥水分离;
f.消毒: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所得的处理水进行臭氧氧化或紫外消毒处理;
g.检测与排放或回用:产生的出水经检测符合污水排放或回用标准后,可达标排放或供中水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加入絮凝剂的量为污水重量0.05-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微生物絮凝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承压器是将0.4~0.7MPa的压力空气与相同压力的水从不同的角度进入承压容器内混合后,使气体在水中的含量高于12%,混合后的气水由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产生极大量的微纳米气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组件是超滤或微滤膜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或微滤膜是中空纤维微/超滤膜、板式微/超滤膜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1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