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极焙烧烟气收尘分级喷淋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1228.5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旺;施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焙烧 烟气 收尘 分级 喷淋 控制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极焙烧烟气收尘分级喷淋的控制方法,属冶金机械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阳极焙烧炉烟气收尘采用的方法有电捕集法、氧化铝吸附收尘法、焦粉吸附收尘法及碱吸收湿法,而其中电捕集法和氧化铝吸附收尘法均需采用喷淋冷却技术,即在收尘器前,设置冷却装置来确保收尘器安全和提高收尘效率。来自焙烧炉的烟气温度在120℃-200℃左右之间,烟气中的焦油成分处于汽化状态,汽化状态的焦油是不能被电捕集器捕集的,因此在电捕集器前,加设冷却装置向高温烟气喷淋水滴,对沥青烟气进行气体调质,将烟气温度控制在(85±5)℃范围内,达到电捕集器要求的烟气状态,而目前电捕集器的喷淋冷却技术的控制原理是:当电捕集器入口温度大于95℃时,6组冷却喷嘴同时投入运行,当电捕集器入口温度低于85℃时,6组冷却喷嘴同时退出运行,这样的工作方式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
1、当6组冷却喷嘴同时投入运行时,由于冷却水量过大,冷却塔尾部还有较多的冷却水不能雾化,这样造成水从冷却塔尾部排出,不但腐蚀管道,还污染环境。
2、当6组冷却喷嘴全部退出运行时,由于焙烧收尘烟气中带有火星,通过冷却塔和电捕集器会部分沉积在冷却塔和电捕集器的表面,沉积一定量的火星易引起自燃,给焙烧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是没有明显的废水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对带有火星的烟气有明显的阻火作用降低烟道及电捕集器的着火概率、三是稳定电捕集器的入口温度提高收尘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的阳极焙烧烟气收尘分级喷淋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对阳极焙烧炉电捕集器采用分级喷淋的冷却方式,即阳极焙烧烟气收尘分级喷淋的控制方法是:将直径为3.5mm的喷嘴改为直径为2.5mm,将6组喷嘴分成3个单元,每单元为二组喷嘴,一单元设为常喷(电捕集器启动就开始工作),二单元、三单元根据电捕集器入口温度的变化而相应投入运行,即电捕集器入口温度超过90℃时,二单元的二组喷嘴投入运行,当电捕集器入口温度降为85℃时,二单元的喷嘴退出运行;当二单元的喷嘴投入运行后,电捕集器入口温度超过95℃时,三单元的二组喷嘴投入运行,当电捕集器入口温度降为90℃时,三单元的二组喷嘴退出运行。二单元、三单元进水段在手控阀的基础上加装电磁阀,方便二单元、三单元的控制。
发明的优点:
炭阳极焙烧电捕集器通过分级喷淋改造后,一是解决了改造前大量废水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二是稳定了电捕集器的入口温度,提高了收尘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三是水幕阻火效果理想,降低烟道及电捕集器的着火概率,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喷嘴位置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列举实施例:
阳极焙烧烟气收尘分级喷淋的控制方法是:有6组喷嘴,其特征在于,将直径为3.5mm的喷嘴改为直径为2.5mm,将6组喷嘴分成三个单元,每单元为二组喷嘴,一单元1设为常喷(电捕集器启动就开始工作),二单元2、三单元3根据电捕集器入口温度的变化而相应投入运行,即电捕集器入口4温度超过90℃时,二单元2的二组喷嘴投入运行,当电捕集器入口4温度降为85℃时,二单元2的喷嘴退出运行;当二单元2的喷嘴投入运行后,电捕集器入口4温度超过95℃时,三单元3的二组喷嘴投入运行,当电捕集器入口4温度降为90℃时,三单元3的二组喷嘴退出运行。
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试用该技术,在阳极焙烧电捕集器系统实施分级喷淋改造。具体实现方法,第一步将直径3.5mm的喷嘴全部换成直径为2.5mm的喷嘴,第二步二单元2、三单元3进水段在手控阀的基础上加装电磁阀,第三步进行电气线路的布置。从4月试用该技术以来,实现了发明的目的:
1、电捕集器入口温度基本稳定在85℃-90℃之间,提高了收尘效率,3月份电捕集器的平均功率是10.5KW,5月份电捕集器的平均功率是21.1KW;
2、基本实现了无水排放,达到了环保要求,污水排放从改造前的约每小时1t左右到改造后的无水;
3、实现了水幕阻火,有效减少着火次数,4月份至今未发生着火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