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秀菇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1531.5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耀;邓优锦;余作茂;黄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茸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秀菇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白秀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秀菇是目前食用菌市场出现的一种珍稀食用菌。白秀菇菇体洁白如雪,肉质厚,韧性好,口感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良好的食疗价值,含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白秀菇便于运输,且市场销量大,价格好,深受经销商和消费者青睐。白秀菇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人们知道的甚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以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秀菇的栽培方法,所述的这种白秀菇的栽培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白秀菇的栽培方法产量低,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市场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秀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一个制备白秀菇菌袋的步骤,一个配制白秀菇营养土的步骤,一个处理畦地的步骤,一个排放白秀菇菌袋的步骤,在所述的制备白秀菇菌袋的步骤中,包括一个制备培养基的步骤,待培养基降温至室温后,接入白秀菇菌种,置发菌室培养,30-40天完成菌丝发育过程;在一个处理畦地的步骤中,挖地深0.25-0.35m,采用重量浓度为1-1.5%的石灰水喷湿畦底土层,然后堆畦;在一个排放白秀菇菌袋的步骤中,将菌包袋割开一头横卧排放,袋与袋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02-0.03m,袋与袋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3-0.05m,袋与袋之间的空间部分用营养土填实,最上层的菌包袋上再覆盖0.08-0.1m厚的营养土。
进一步的,在一个制备培养基的步骤,所述的培养基的主料由棉子壳、木屑、麸皮、石膏、红糖和过磷酸钙组成,在所述的培养基主料中,棉子壳在培养基主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5-65%,所述的木屑在培养基主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5-35%,所述的麸皮在培养基主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8-12%,所述的石膏在培养基主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6-1.2%,所述的红糖在培养基主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1%,所述的过磷酸钙在培养基主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0.5%,所述的主料和水的重量比在35-45∶55-65之间,再利用常压灭菌方式,待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5-20个小时。
进一步的,在一个配制白秀菇营养土的步骤中,营养土由油菜饼、尿素、过磷酸钙、石灰、泥土组成,油菜饼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4-5%之间,尿素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0.1-0.3%之间,过磷酸钙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0.1-0.2%之间,石灰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1-3%之间,余量为泥土,营养土的PH在6.3-7.5之间。
进一步的,在一个排放白秀菇菌袋的步骤中,先把畦边打实,将菌袋底部一头塑料袋割开1/3,并把塑料袋拿掉,菌包袋割开一头朝畦内横卧排放,袋与袋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03m,袋与袋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5m,袋与袋之间的空间部分用营养土填实,最上层的菌包袋上再覆盖0.1m厚的营养土。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堆畦的步骤中,畦底宽度0.7-0.9m,长度1.5-2.5m,高0.7-1.2m,以梯形状堆放,畦距0.5-0.8m。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堆畦的步骤中,畦底宽度0.8m,长度2.5m,高0.9m,以梯形状堆放,畦距0.5m。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选择栽培场地的步骤,在选择栽培场地的步骤中,选择土质肥沃、土壤结构疏松、地势高、排水好、环境干净、远离污染源、保温保湿性能好、便于通气、换气的地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栽培白秀菇的营养土,由油菜饼、尿素、过磷酸钙、石灰、泥土组成,油菜饼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4-5%之间,尿素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0.1-0.3%之间,过磷酸钙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0.1-0.2%之间,石灰在营养土中的重量百分比在1-3%之间,余量为泥土,营养土的PH在6.3-7.5之间。
本发明的白秀菇墙式覆土栽培技术与老式层架式栽培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墙式覆土栽培白秀菇,出菇多,以丛生为主,朵形大,叶片肥厚,菇体洁白,韧性好,耐贮藏,品质优,产量高;而老式层架式栽培白秀菇出菇稀少,以单生为主,叶片薄,菇柄细长,产量低,品质差。
2、墙式覆土栽培因培养基由于覆盖在土层内,菌丝体所需的水份和有机营养成份得到源源不断地补充,使菌丝更加强壮,活性更高,增强了菌丝抗劣性;而老式层架式栽培时的培养基易于脱水,菌筒袋易萎缩,抗劣性差,病虫害易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茸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茸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