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2125.0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相中;朱芸;曾祥慧;戴云;郭俊明;关小丽;程春梅;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88 | 分类号: | C07D307/88;C12P17/04;A61K31/343;A61P39/06;A61P35/00;C12R1/745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旃习涵 |
地址: | 6500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呋喃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药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头孢霉属AL0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新的异苯并呋喃酮化合物。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中现存的真菌大约有25万种,我国至少有10万余种,已报道8000种左右,其中传统药用及试验具有药效的真菌达400余种。真菌代谢产物具有结构类型繁多,生理活性多样的特点。因而,跟踪活性,对真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可为寻找新结构的活性天然产物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头孢霉AL031菌株是从云南省哀牢山箭竹上分离筛选到的一种丝状真菌株,经云南大学生物系杨发蓉教授鉴定为丛梗孢科、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 Corde)真菌。据毕韵梅等人对该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报道,从该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到的化合物,发现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因此,对该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做进一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头孢霉属真菌AL031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供一种新的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所述新化合物在制备抗氧化及抗肿瘤药物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A.本发明从头孢霉属真菌AL031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出了一种新化合物,该化合物用下述结构式表示:
该化合物被命名为4,6-二羟基-5-甲氧基-7-甲基-异苯并呋喃酮。
其中,Me-表示甲基、MeO一表示甲氧基。
B.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异苯并呋喃酮的制备方法,该法采用下述步骤:
(1)以米饭,玉米粉,甘蔗渣,麦麸为原料,按12∶2∶3∶3(W/W/W/W)比例混合灭菌、冷却;
(2)将菌株分类命名为头孢霉属AL031真菌接种到混合物中,在37℃下发酵,发酵7天;其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M2010140;
(3)用工业乙酸乙酯避光冷浸提7天,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提取液得乙酸乙酯浸膏,避光保存;
(4)浸膏再次用重蒸乙酸乙酯溶解萃取5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用丙酮溶解后用200~300目硅胶拌样;
(5)100~200目的硅胶用湿法装柱进行粗分,先采用用纯氯仿作流动相,然后加甲醇,逐渐加大极性,直到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例为9∶1;梯度洗脱,收集各个部分的洗脱液;洗脱液的20∶1(体积比)部分反复硅胶、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即得到所需化合物。
C.对该化合物进行了DPPH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筛选,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其对DPPH自由基、HL-60细胞、M49肺癌细胞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测定结果分别为28.7mg/L、12.5mg/L、23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头孢霉属AL031真菌保持在实验室中,可以批量发酵,原料来源简单;而且本发明化合物在该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含量较高,容易得到;
2.采用了避光操作和常规柱层析制备方法,化合物制备操作流程简单,所获得的本发明化合物纯度高,随后的工业化生产很容易实现;
3.所述化合物展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可为医药工业提供有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预示着很好的药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化合物高分辨质谱(ESI-MS);
图2是本发明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图3是本发明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图4是本发明化合物的DEPT谱;
图5是本发明化合物的HMBC相关谱;
图6是本发明化合物的HMBC相关谱。
保藏生物材料的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真菌菌株,已于2010年6月9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分类命名为:头孢霉属AL031(Cephalosporium Corda AL031),保藏编号为CCTCC:M201014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民族大学,未经云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2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