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血压降压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3237.8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0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文忠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83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血压 降压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近年来有发病年龄逐渐降低的趋势,长期精神紧张缺少体力活动、遗传因素、肥胖、食盐过多者发病率偏高。目前用于降压的药品林林总总,尤以西药居多,西药在治疗中有很大的副作用和较大的依赖性,需要长期服用,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降压不稳定,在吃药过程中,血压会忽高忽低,不能祛除病根,一旦停药,血压会马上升高。也有利用纯中药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普遍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依赖性、降压后不反弹的高血压降压药。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血压降压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
天麻8~12 勾藤10~14 黄苓8~12 罗布麻18~22
生地8~12 白芍8~12 丹参40~60 杜仲8~12
绞股蓝35~45 荷叶35~45 益母草8~12 田七8~12
生山楂10~14 决明子8~12 菊花8~12。
上述高血压降压药,由以下最优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
天麻10 勾藤12 黄苓10 罗布麻20
生地10 白芍10 丹参50 杜仲10
绞股蓝40 荷叶40 益母草10 田七10
生山楂12 决明子10 菊花10。
本发明可以直接熬制服用,也可制作为粉剂、丸状、口服液等。上述中药中天麻治痛;勾藤:清热治头痛眩晕,高血压;黄苓:养阴清热;罗布麻:平肝降压;生地:清热凉血,平血逆;白芍:生新血、退热、养阴、泻肝火和血脉;丹参:活血祛瘀、扩张心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血脂和降血压;杜仲:补肾降压、益精气、坚筋骨;绞股蓝:清热补气;荷叶:凉血、降脂;益母草:活血、通络降压;田七:止血叁淤;生山楂也即山楂:降脂;菊花:治头目眩晕。
上述中药配制在一起协同作用,能起到活血化瘀、将血脂、滋阴泻火、血行畅通,稳压不反弹的作用。
临床
病例1、王池玉 男 62岁 在医院检查,血压检测数值为168/100,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得的丸子,一天服用三次,一次服用13~15g,连续服用了54天后血压检测数值变为121/70。停药后3个月内经常回访,为王池玉检测血压没发现升高、反弹。
病例2、胡泽珍 女 64岁 在医院检查,血压检测数值为150/100,由于家在农村熬药比较方便,就直接熬药服用,一副药天麻8~12g、勾藤10~14g、黄苓8~12g、罗布麻18~22g、生地8~12g、白芍8~12g、丹参40~60g、杜仲8~12g、绞股蓝35~45g、荷叶35~45g、益母草8~12g、田七8~12g、生山楂10~14g、决明子8~12g、菊花8~12g。一副药是一天的量,一天熬三次熬一次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了50天后血压检测数值变为120/65。停药后3个月内经常回访,为胡泽珍检测血压没发现升高、反弹。
病例3、黄光泉 男 61岁 在医院检查,血压检测数值为170/110,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得的丸子,一天服用三次,一次服用13~15g,连续服用了60天后血压检测数值变为125/60。停药后3个月内经常回访,为黄光泉检测血压没发现升高、反弹。
病例4、李素珍 女 31岁 在医院检查,血压检测数值为150/95,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得的丸子,一天服用三次,一次服用13~15g,连续服用了56天后血压检测数值变为120/70。停药后3个月内经常回访,为李素珍检测血压没发现升高、反弹。
病例5、张少南 女 57岁 在医院检查,血压检测数值为160/90,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得的丸子,一天服用三次,一次服用13~15g,连续服用了56天后血压检测数值变为118/72。停药后3个月内经常回访,为张少南检测血压没发现升高、反弹。
病例6、彭代会 女 65岁 在医院检查,血压检测数值为180/100,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得的丸子,一天服用三次,一次服用13~15g,连续服用了58天后血压检测数值变为122/80。停药后3个月内经常回访,为彭代会检测血压没发现升高、反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文忠,未经向文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