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件用非调质贝氏体冷镦钢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245.2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章静;阎军;曹杰;沈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3/04;C21D8/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件用非调质贝氏体冷镦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件用非调质贝氏体冷镦钢盘条,特别涉及一种10.9级高强度紧固件用非调质贝氏体冷镦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紧固件为三大基础机械零部件之一。冷镦钢线材是制作螺栓、螺母、螺钉、铆钉等紧固件的主要原料。生产高强度紧固件可采用40Cr、35CrMo等合金结构钢作为材料,深加工后进行调质热处理。其生产工序:原材料检验→球化退火→酸洗→磷化处理→一次拔制→退火→酸洗→磷化处理→二次拔制→冷镦→搓丝→淬火、回火(调质处理)→电镀→产品性能检验。这种调质型紧固件生产方式,一方面制作材料需要添加合金元素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需进行后续热处理,增加了能耗和降低了生产率。
随着“节能降耗”要求的提高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加强,为了减少高强度紧固件生产中加工工序环节,开始采用非调质钢加工生产高强度紧固件,其生产工序:原材料检验→酸洗→磷化处理→线材拔制→冷镦→搓丝→时效处理→电镀→产品性能检验。这种非调质型紧固件生产方式,采取直接拔制和冷镦,取消了两次拔制的酸洗和磷化处理以及淬火、回火(调质处理),大大简化了紧固件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减少了污染排放。
中国专利CN1858284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非调钢盘条及其生产方法,其主要成分为:C:0.10~0.25%,Si:≤0.08%,Mn:0.80~1.70%,P:≤0.035%,S:≤0.035%,V、Nb、Ti、Al微量,但该专利涉及一种10.9级以下级别高强度紧固件用非调质冷镦钢线材生产方法。
中国专利CN101220439B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紧固件用非调质双相冷镦钢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成分为:C:0.06~0.15%,Si:0.60~0.90%,Mn:1.40~2.0%,P:≤0.025%,S:≤0.025%,Al:≤0.04%,N:≤0.0060%,V:0.03~0.10,Nb:0.04~0.08%,但该专利涉及一种8.8级和9.8级双相型高强度紧固件用非调质冷镦钢线材生产方法。
中国专利CN101619414公开了一种10.9级含铌非调质冷镦钢及其热轧盘条的轧制方法,其主要成分为:C:0.08~0.14%,Si:0.03~0.35%,Mn:1.80~2.30%,P≤0.025%,S≤0.015%,B:0.0005~0.003%,Ti:0.01~0.03%,Als:0.010~0.050%,Nb:0.02%~0.04%,但该专利添加铌Nb合金元素,增加了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CN101619420公开了一种10.9级含铬非调质冷镦钢及其热轧盘条的轧制方法,其主要成分为:C:0.08~0.14%,Si:0.03~0.35%,Mn:1.80~2.30%,P≤0.025%,S≤0.015%,B:0.0005~0.003%,Ti:0.01~0.03%,Als:0.010~0.050%,Cr:0.02%~0.04%,但该专利添加铬Cr合金元素,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10.9级紧固件用非调质贝氏体冷镦钢及其制造方法,采取添加廉价的合金元素和微量的微合金化元素,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使非调质冷镦钢线材的组织结构呈粒状贝氏体,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可降低因添加贵重合金元素的原材料生产成本;采用本发明的紧固件用贝氏体非调质冷镦钢线材,可使10.9级紧固件加工生产实现非调质型生产方式,从而简化紧固件生产工序和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紧固件用贝氏体非调质冷镦钢,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C:0.06~0.15%,Si:0.10~0.50%,Mn:1.90~2.60%,P≤0.015%,S≤0.015%,B:0.001~0.004%,Ti:0.01~0.03%,Als:≤0.040%,其余铁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
本发明合金设计的理由如下:
C:0.06~0.15%。C是钢中固溶强化作用最明显的元素,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短时强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对于贝氏体型冷镦钢采取低含碳量,但含碳太低,钢的强度将降低,故C的范围更好为0.07~0.13%。
Si:0.10~0.50%。Si是铁素体固溶强化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变形抗力,但Si含量过高,不利于冷加工塑性变形,故Si的范围更好为0.15~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袋
- 下一篇:抗拉强度为310MPa级的钢铝复合热轧钢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