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无污染修井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520.0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朝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朝轩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10;E21B31/03;F0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无污染 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油田作业时一种无污染修井工艺,适用于油田油水气井中负压井修井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修井作业工作量大,修井过程中常采用洗井方式清洗井筒。通过管柱带井下工具下到井底进行冲砂、磨铣、套铣、打捞作业时,利用地面泵把清水等流体从井口泵入井内,采用正循环或反循环洗井,从井底携带出垢、砂、铁屑等固体颗粒物,达到清洗井筒、解除砂埋、打捞井下落物的目的。然而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层间矛盾加大,地层漏失井增多,建立全井循环对地层产生附加压力增加,造成循环流体大量漏入地层,对地层造成污染,若采用暂堵方式建立循环,造成的污染更难以解除,若施工过程中突然漏失,还会导致颗粒物堆积埋管柱造成卡钻。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的修井工艺,通过在常规管柱中下部串接抽吸泵,上提下放管柱带动抽吸泵工作,从而利用井筒内流体在井下建立局部循环,使固体颗粒从井底吸入泵下管柱内部并随管柱起出带到地面,作业现场无需地面泵循环,修井过程对地层无污染,节约施工费用,提高了生产时效,降低了作业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无污染修井工艺,该工艺钻具组合自下而上由井下工具1、底阀2、沉砂管柱段3、抽吸泵4、上部管柱5五部分依次丝扣连接组成。井下工具是常规的底部带水眼的修井工具。底阀由下接头6、球7、球座8、挡球杆9组成。沉砂管柱段由200-300米油管或钻杆连接组成。抽吸泵结构由下接头11、泵筒16、活塞21、方形拉杆20、低阻抗纽压帽22、上接头19组成;活塞内部有游动凡尔13,方形拉杆20内有过流通道15,上接头有出水孔18,低阻抗纽压帽内孔形状与方形拉杆截面形状相似且孔内壁嵌有圆柱形滚珠17;方形拉杆20下端丝扣连接活塞21放入泵筒16,低阻抗纽压帽22套在方形拉杆上并与泵筒上端丝扣连接,再把上接头19与方形拉杆20上端丝扣连接;方形拉杆20可以带动活塞21在泵筒内上下运动,但活塞不能抽出泵筒,方形拉杆旋转可以通过低阻抗纽压帽22带动泵筒旋转,从而传递扭矩。上部管柱由若干油管或钻杆连接组成。
操作时,上提上部管柱5带动活塞21、方形拉杆向上运动,活塞内游动凡尔13关闭,底阀2打开,井内流体经井下工具1底部进入沉砂管柱段3内,并携带固体颗粒物由井底进入管柱内;下放上部管柱5活塞、方形拉杆20下行,活塞内游动凡尔13打开,底阀2关闭,沉砂管柱段3内部流体经活塞内游动凡尔13进入抽吸泵方形拉杆并从方形拉杆上接头出水孔18流到管柱外部。修井作业时地面采用方钻杆、旋转水龙头与滚轮式方补心组合或顶驱水龙头可以上提下放钻具同时旋转钻具,反复上提下放管柱,在井底以上200-300米范围内形成局部反循环,并不断把井下工具作用形成的颗粒物吸进沉砂管柱段内部,控制上提下放速度,可以调节抽吸泵排量,使颗粒物滞留在沉砂管柱段内,起出管柱时带出井口,实现冲砂、磨铣、套铣、打捞等作业。
该工艺优点:作业现场无需地面泵循环,修井过程对地层无污染,节约施工费用,提高了生产时效,降低了作业队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油田无污染修井工艺钻具组合图
1、井下工具 2、底阀 3、沉砂管柱段 4、抽吸泵 5、上部管柱
图2:底阀、抽吸泵结构结构示意图
6、底阀下接头 7、球 8、球座 9、挡球杆 10、底阀上接头 11、抽吸泵下接头 12、游动凡尔球座 13、游动凡尔 14、挡球杆 15、过流通道 16、泵筒 17、滚珠 18、出水孔 19、抽吸泵上接头 20、方形拉杆 21、活塞 22、低阻抗纽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时根据井下具体情况和修井目的选择合适的井下工具,组合钻具自下而上由井下工具、底阀、沉砂管柱段、抽吸泵、上部管柱五部分依次丝扣连接下至井底。操作时,上提上部管柱带动活塞、方形拉杆向上运动,活塞内游动凡尔关闭,底阀打开,井内流体经井下工具底部进入沉砂管柱段内,并携带固体颗粒物由井底进入管柱内;下放上部管柱活塞、方形拉杆下行,活塞内游动凡尔打开,底阀关闭,沉砂管柱段内部流体经活塞内游动凡尔进入抽吸泵方形拉杆并从方形拉杆上接头出水孔流出管柱内部;反复上提下放管柱,在井底以上200-300米范围内形成局部反循环,并不断把井下工具作用形成的颗粒物吸进沉砂管柱段内部,控制上提下放速度,可以调节抽吸泵排量,使颗粒物滞留在沉砂管柱段内,起出管柱时带出井口。修井作业时地面采用方钻杆、旋转水龙头与滚轮式方补心组合或顶驱水龙头可以上提下放钻具同时旋转钻具,实现冲砂、磨铣、套铣、打捞等作业。该工艺优点:作业现场无需地面泵循环,修井过程对地层无污染,节约施工费用,提高了生产时效,降低了作业队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朝轩,未经崔朝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