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足大竹象引诱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3861.8 申请日: 2010-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1904339A 公开(公告)日: 2010-12-08
发明(设计)人: 杨瑶君;刘超;向清祥;汪淑芳;廖鸿;林叶萍;罗文;罗耀;罗慧;刘敏;税东 申请(专利权)人: 乐山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A01N49/00 分类号: A01N49/00;A01N43/38;A01N35/04;A01P19/00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方强
地址: 614004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长足 大竹 引诱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保护和环境生态领域中使用的一种害虫捕捉引诱剂,主要涉及一种长足大竹象引诱剂。

背景技术

1998年洪涝灾害后,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种竹是天保工程中退耕还林的主要内容之一。2000年以后,竹林面积每年以9万hm2以上的速度递增,年均净增率2.25%。纯生竹林的面积大幅度上升,大、小竹海在各地应运而生,品种单一、食源丰富为竹林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竹林因虫害对竹林的损失达21%,相当于每年减少竹产量产竹材100亿kg、竹笋产量3.3多亿kg、总产值42亿元。虫害不仅对竹林产量和产值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加剧了竹材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竹材供需矛盾的加剧,加大了木材禁伐和天保工程的压力。

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属鞘翅目象虫科昆虫,是目前竹林的主要害虫,分布于印度、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和中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该虫主要危害慈竹(Sinocalamus afnis McClure)、青皮竹(Bambuusa textiles MrClu)、绿竹(Bambusa oldhamii Munro)绵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粉箪竹(Lingnania chungii McClure)等丛生竹竹笋,以幼虫蛀食危害竹笋梢部,危害率为50%-80%,严重的达100%,是国家林业总局2003年4月19日首次发布的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

长足大竹象对竹笋的严重危害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该虫不仅在地上活动的时间短,在地下发育的时间长、入土深度在30cm以上,而且分散分布于整个竹林区,传统的技术有效防治长足大竹象受很多因素限制。现有技术中,防治长足大竹象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化学制剂灭杀,由于长足大竹象既是有害昆虫也是资源昆虫,一方面对竹笋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又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采用灭杀方法这不仅浪费了自然资源,同时又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影响,当人或其他家禽、家畜误食被灭杀的长足大竹象后,很容易由于残留在长足大竹象体内的化学杀虫剂而死亡,造成二次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目前对于长足大竹象的防治,主要集中在长足大竹象的生活习性和化学、生物及人工防治措施研究方面,深入分析长足大竹象引诱剂的研究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捕获长足大竹象的引诱剂。本发明具有持续期长、防治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对昆虫、天敌、人畜无毒,无环境污染,适宜在竹林区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足大竹象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包括苯甲醛、吲哚、芳樟醇,其具体按下述重量份配比制成:

苯甲醛              10-100份

吲哚                1-20份

芳樟醇              5-90份

本发明的优选重量份配比是:

苯甲醛              100份

吲哚                5份

芳樟醇              90份

所述一种长足大竹象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中还添加有缓释成分,缓释成分为:二氧化硅、甲基纤维素、苯甲酸钠,其具体加入量为:

二氧化硅:按上述苯甲醛、吲哚、芳樟醇总重量的2.5-3.5倍加入;

甲基纤维素:按上述苯甲醛、吲哚、芳樟醇总重量的0.45-0.55倍加入;

苯甲酸钠:按上述苯甲醛、吲哚、芳樟醇总重量的0.45-0.55倍加入。

根据上述重量份配比,一种长足大竹象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是:选择洁净的环境,常温度常压条件下,按重量份比称取苯甲醛、吲哚、芳樟醇直接混合,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即可,于深色玻璃容器密封保存。

在使用时,取一定量的引诱剂,吸附在脱脂棉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上制作成诱心,放置诱捕器内,在长足大竹象成虫出土期,每1hm2均匀设置5个诱捕器诱捕成虫,每间隔10-15d换诱心1次。本发明提出的防治长足大竹象的引诱剂可制备成复配溶液剂剂型供使用。

表1长足大竹象对竹笋主要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