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抗自由基功能的复方精油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3993.0 申请日: 2010-07-02
公开(公告)号: CN102309472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1
发明(设计)人: 易光辉;王晓芬 申请(专利权)人: 弘光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11 分类号: A61K31/11;A61K31/045;A61K31/085;A61K31/09;A61K31/05;A61P17/18;A61P39/06;A61P39/04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王燕秋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自由基 功能 复方 精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复方精油,特别是有指一种具抗自由基功能的复方精油。

背景技术

美国化学专家Dr.Harman于1993年时在DrugsAging期刊中证实,过多的自由基是造成生物老化的重要原因。然而,不论是生物体自身氧化代谢的反应过程,或是外在环境中的离子辐射,以及诸如空气污染与化学物质等的环境污染物,都会使生物体内不断的产生自由基(free radical)及其衍生物。就人类而言,包覆于人体外层的皮肤最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例如环境中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真皮中的纤维母细胞及粒线体受到刺激,进而释放出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而过量的超氧阴离子则会转换成其它破坏性更强的自由基。虽然人体内具有用于维持氧化与抗氧化之间平衡状态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能够减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自由基的产生,然而,若是长期过度的曝晒于阳光下,则人体内大量产生的自由基将会导致皮肤的抗氧化防御能力降低,进而造成皮肤急性或慢性的伤害,例如光老化(photoaging)、表皮皱纹、皮肤免疫力失调以及皮肤癌等。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标榜能够清除自由基且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产品,主要是通过将其涂抹于皮肤表面,达到增加人体皮肤抗氧化能力的作用。然而,大多数抗氧化能力较佳的产品内所含抗氧化成分的分子都较大或为水溶性,致使人体皮肤难以吸收,所以实际能够达到的抗氧化能力有限。

另一方面,为满足现今消费者崇尚自然而崛起的各种复方精油,也由于某些特定精油内含有能够抗氧化的成分,且其分子较小易使人体皮肤吸收的特点而大受欢迎,通过熏香、涂抹、按摩或浸泡等方式,使精油中的抗氧化成分通过皮肤细胞以及呼吸系统吸收,再经毛细孔的传导而渗入皮肤组织,继而到达全身细胞,最终达到抗氧化的功效。然而,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标榜能够抗氧化的复方精油,并没有客观的实验数据证实这些复方精油确实具有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的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抗自由基功能的复方精油,其经实验证实确实具有比市售复方精油为强的抗自由基能力与抗氧化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抗自由基功能的复方精油,其主要包含有香茅醇(dl-Citronellol)、丁香酚(eugenol)、柠檬醛(cis/trans-Citral)、甲基丁香醚(Eugenol methyl ether)以及百里香酚(Thymol)。

其中包含有0.5~8wt%的香茅醇、4.5~24.6wt%的丁香酚、3.75~20wt%的柠檬醛、0.15~12.5wt%的甲基丁香醚与4.5~25.2wt%的百里香酚。

该香茅醇为取自天竺葵精油。

该丁香酚为取自肉桂精油。

该柠檬醛为取自柠檬草精油。

该甲基丁香醚为取自西印度月桂精油。

该百里香酚为取自野马郁兰精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的复方精油所含的化学成分,均为植物精油中具有极佳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螯合金属离子能力与还原能力的化学成分,因此本发明的复方精油可展现出优异的抗自由基能力与抗氧化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抗自由基功能的复方精油,其主要包含有香茅醇、丁香酚、柠檬醛、甲基丁香醚以及百里香酚成分。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复方精油,其包含有0.5~8wt%的香茅醇、4.5~24.6wt%的丁香酚、3.75~20wt%的柠檬醛、0.15~12.5wt%的甲基丁香醚以及4.5~25.2wt%的百里香酚。

其中,酚类虽然具有极好的去除自由基能力,但过量的酚类会产生刺鼻的味道,因此上述各成分的含量均为实验多次所得的最佳比例,能在保有去除自由基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复方精油的气味。

申请人首先必须在此说明,由于用来萃取精油的植物的产地与栽培方式、采摘植物的时机、萃取精油的方法以及萃取部位等因素,都会造成精油内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因此下文中提及的精油,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均可在一范围内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光科技大学,未经弘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