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4274.0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寻树;白丸信彦;早津昌树;望月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主分类号: | B03C3/47 | 分类号: | B03C3/47;B03C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除尘 装置 集尘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特别是涉及一种使集尘电极移动并捕集去除排出气体中的尘埃成分(灰尘)的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移动集尘电极。
背景技术
以前,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是由集尘基板和安装于该集尘基板外围的边缘部件(縁材)所构成,所述集尘极板是由单一的铁板所形成,所述边缘部件用于提高所述集尘基板的强度。通常,为了提高集尘性能,增加集尘极板的气流方向(横向)的长度,但是,若增加长度则集尘极板将因自重而容易弯曲,因而,必须增加边缘部件的壁厚以提高强度。
但是,若增加边缘部件的壁厚,则存在集尘效率降低的问题。即,集尘效率与电极间的表见(見掛けの)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表见电场强度等于火花电压(スパ一ク電圧)除以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距离,火花电压取决于放电极与集尘极的距离、有无电场集中的凹凸形状等。若边缘部件的壁厚较厚,则相应地使边缘部件与放电极之间的距离缩短,并且,由于在边缘部件的电场集中,火花电压降低。其结果是,使表见电场强度降低,集尘效果下降
因此,作为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改良方案,如图5所示,已研发出由用于提高集尘电极10的强度的加强用芯材14、16和一对集尘电极板12所构成的集尘电极10,所述一对集尘电极板12之间夹有所述加强用芯材。由此,能够增加集尘电极板的横向长度,并消除从集尘电极板的表面突出的部分,能够提高除尘性能。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30187号公报。
但是,对除尘装置的低成本化、轻量化以及低耗电的要求日益增加,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箱式结构的集尘电极中,为了保证机械强度而使用三根水平方向的梁,所以重量增大,成为链磨耗与耗电增加的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其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了大幅的轻量化。另外,提供了一种集尘电极,其集尘极不产生凹凸,所述凹凸是造成火花电压降低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其连接于一对环状链之间,随该环状链的移动而在集尘室内纵向移动并捕集带电气体中的灰尘,
所述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的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电极具有:主板件,其具有沿横向延伸的弯折部(折り曲げ部);副板件,其填充在所述主板件的由弯折部形成的凹部(凹部);沿主板件的横向延伸的所述弯折部作为加强件而配置于所述集尘电极的上下端及中间部位。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件是由多个“コ”状板件排列而成,所述“コ”状板件具有沿横向延伸的卷边部,用副板件来填充由该卷边部形成的凹部。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件的上下端具有沿横向延伸的卷边部、中间部位具有沿横向延伸的弯折部,用副板件来填充由卷边部和弯折部形成的凹部。
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件和副板件均在上下端具有沿横向延伸的卷边部,该卷边部彼此接合而形成集尘电极。
根据本发明,通过板件的横向的弯折部(卷边部),能够提高集尘电极横向的强度,从而,能够实现集尘电极的大幅度的轻量化,能够实现耗电量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集尘电极的拆分立体图。
图1(B)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集尘电极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集尘电极的拆分立体图。
图2(B)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集尘电极的立体图。
图3(A)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集尘电极的拆分立体图。
图3(B)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集尘电极的立体图。
图4为移动电极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的立体图。
图5为现有的集尘电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集尘电极
13链条
20、21、23、25、26主板件
22、23、25、26副板件
20a、21a、23a~23d、25a、26a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移动式电除尘装置的集尘电极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实施方式的集尘电极10的立体图。该集尘电极10形成为板状,其两端连接于一对环状链13。该链条13分别通过配设于顶部的驱动用链轮4以及配设于底部的从动滚轮6而拉伸绷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4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花色苷提取和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车灯去应力回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