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整电子装置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4946.8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宛儒;姜智展;彭开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电子 装置 悬挂 角度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整一电子装置相对于一杆件或一支撑壁面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常见用来将电子装置(如通讯设备、显示器等)悬挂于杆件上的设计先将电子装置锁固于L型支撑板件上,然后将锯齿状固定夹设置于L型支撑板件以及杆件之间,最后再将U型固定销于套住杆件后以螺丝锁固的方式穿设于L型支撑板件上,如此即可在将螺丝锁紧之后,利用U型固定销以及锯齿状固定夹紧紧地夹持住杆件,进而达到将电子装置悬挂于杆件上的目的。
然而,上述方式需要许多的零组件方能完成,所以连带地就会导致繁复的组装流程,从而造成使用者在组装上诸多的不便;除此之外,由于此种方式也无法允许使用者调整电子装置相对于杆件的悬挂角度,因此,其在实际使用上也缺乏弹性。虽然,在背景技术中,其可通过连杆机构的增设以解决上述无法调整电子装置的悬挂角度的问题,但是此种方式却又会产生整体悬挂机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一电子装置相对于一杆件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其包含有一第一弯折板件,其上具有多个第一锯齿结构;一第二弯折板件,其以一弯折角度连接于该第一弯折板件且其上具有多个第二锯齿结构,该第二弯折板件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共同锁固于该电子装置上;以及一固定件,其可拆卸地穿设于该第一弯折板件或该第二弯折板件以环接于该杆件上,该固定件用来与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或与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共同夹持住该杆件;其中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该电子装置实质上平行于该杆件,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该电子装置与该杆件所夹的角度实质上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角。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可调整一电子装置相对于一支撑壁面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其包含有一第一弯折板件;以及一第二弯折板件,其以一弯折角度连接于该第一弯折板件,该第二弯折板件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共同锁固于该电子装置上;其中当该第一弯折板件固定于该支撑壁面上时,该电子装置相对平行地悬挂于该支撑壁面上,当该第二弯折板件固定于该支撑壁面上时,该电子装置与该支撑壁面所夹的角度实质上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固定机构固定于杆件上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锯齿结构与固定件共同夹持住杆件的侧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第二锯齿结构与固定件共同夹持住杆件的侧视图;
图6为第二锯齿结构在将图2所示的第一弯折板件与第二弯折板件翻转约180度后与固定件共同夹持住杆件的侧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固定机构将电子装置固定于支撑壁面上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0 固定机构 12、102 电子装置
14 杆件 16、106 第一弯折板件
18、108 第二弯折板件 20 固定件
22 第一锯齿结构 23 补强肋结构
24 第二锯齿结构 25 定位孔
26 螺 27 垫片
104 支撑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一固定机构10的组合示意图。由图1可知,固定机构10用来将一电子装置12悬挂于一杆件14上,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可较佳地为一通讯设备(如一通讯基地台等),但不受此限,其也可为其他常见的电子设备,如显示器等,而杆件14为应用于物件悬挂的固定杆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4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磁体用减振型冷头容器
- 下一篇:亲水性多孔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