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亚硝酸盐去除能力的非致病性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4954.2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闵航;吕镇梅;赵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53;C12N15/63;C02F1/58;C02F3/34;C12R1/19;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亚硝酸盐 去除 能力 致病性 工程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具有亚硝酸盐去除能力的非致病性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3626;所述工程菌由重组质粒和宿主菌组成,重组质粒指的是连有nirS基因的重组pET载体,宿主菌指的是pET系统非致病性宿主菌。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亚硝酸盐去除能力的非致病性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如下方法进行nirS基因的TA克隆:
设计nirS基因PCR反应扩增所需的引物,在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加入限制性酶切位点;
以含有cd1-NiRs的条件性致病菌的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反应扩增得到目的片段,该目的片段经纯化后首先与T克隆载体进行连接,后再将连接产物转入克隆宿主菌中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以验证目的片段是否得到正确扩增,对目的片段扩增正确的阳性克隆子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
2)按以下方法构建连有nirS基因的重组PET表达载体:
将步骤1)回收得到的目的片段首先与含有限制性酶切位点的pET表达载体进行连接,后将连接产物转入克隆宿主菌中挑取阳性重组子,从所述阳性重组子中提取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为连有nirS基因的重组PET表达载体;
3)按以下方法构建所述非致病性工程菌:
将步骤2)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入pET系统非致病性宿主菌中,挑取阳性转化子得到重组菌株,该重组菌株为所述非致病性工程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49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