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籽冷榨制油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5425.4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6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杨子高;胡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7/04 | 分类号: | A23D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4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籽冷榨制油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的制油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油茶籽冷榨制油工艺。
背景技术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油茶全身都是宝:茶油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少、耐贮藏,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长期食用有明目、健胃效果,是一种优质的木本食用油。
目前,油茶籽油的制取工艺有两种,低温压榨制取工艺与高温压榨制取工艺,即所谓的冷榨与热榨。
其中,所述低温压榨制取工艺过程为:油茶籽→烘干→剥壳分离→破碎→蒸坯→压榨→过滤→半精炼→成品油。主要工艺质量控制点是烘干、蒸坯、压榨。烘干温度控制在60℃左右,茶籽水分降至5%以下;蒸坯用蒸汽蒸坯,温度要达到100℃;压榨采用的是单螺旋或双螺旋榨油机;精滤后进行半精炼达到国标油茶籽油标准。
其中,高温压榨制取工艺过程为:油茶籽→烘干→粉碎→轧坯→蒸炒→压榨→过滤→全精炼→成品油。主要工艺质量控制点是烘干、蒸炒、压榨、精炼。烘干使油茶籽含水量达到10%左右,蒸炒要确保入榨水分在3%左右,入榨温度达到110-120℃,压榨采用螺旋榨油机;过滤后进行全精炼。
由上可知,目前所谓的低温压榨中蒸坯的温度仍然达到了100℃,高温压榨由于其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了蒸炒的热处理,其压榨温度高至100-135℃左右,使得油脂容易被氧化、聚合、分解产生过氧化物和某些有害物质,影响油脂的天然品质。同时,所述精炼过程需要使用溶剂、酸、碱、漂土等化学物质,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油脂的品质。
由于单粒油茶籽体积从0.3~2.5cm3不等,重量从0.461~1.463g不等,相差较大。然而,按照目前加工工艺直接将所有大小不同的油茶籽一起进行粉碎、剥壳分离(壳、仁分离),则其分离效果不好,使得油茶籽壳中含有油茶籽仁比例较高,进而影响出油率。
在剥壳分离(壳、仁分离)时,不可能将油茶籽壳、油茶籽仁完全分离。目前,油茶籽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出油率,仅仅考虑被剥去的油茶籽壳中含油茶籽仁的比例,即壳中含仁的比例越小越好,而不关注油茶籽仁中含有的油茶籽壳比例。
然而,油茶籽仁中含有的油茶籽壳(仁中含壳)的比例过低,榨油机的榨膛容易被入榨料抱死,压榨难于进行;再有,当饼中含壳量少了,没有骨架,料层易被压实,溶剂渗透困难,导致粕中残油高,湿粕含溶高,影响浸出取油效率和溶剂消耗。同时,油茶籽仁中含有的油茶籽壳(仁中含壳)的比例过过高,坚硬的壳与榨机榨膛的摩擦加剧,出榨机饼温将超过60℃,进而影响油脂品质。
油茶籽经过干燥后,其含水量低,榨油时油茶籽中含有的蛋白质颗粒抱成团不易分离出来,而且,油茶籽种含有的脂类体在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内面与淀粉纠缠在一起,构成网状结构能阻止油的流动,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出油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油率、以及成品油品质都高的油茶籽冷榨制油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茶籽冷榨制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籽榨油原料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油茶籽;
(2)对所述纯净的油茶籽进行低温干燥处理;
(3)将所述经过干燥处理的油茶籽按其体积大小分成三个等级,得到大、中、小等级的油茶籽;
(4)将所述大、中、小等级的油茶籽分别进行剥壳;
(5)将所述经过剥壳的油茶籽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壳、以及油茶籽仁,在所述油茶籽仁中仍保持重量比为15~25%的油茶籽壳;
(6)将所述带壳的油茶籽仁进行粉碎,得到颗粒直径在0.1~0.5毫米的细颗粒油茶籽仁;
(7)在所述细颗粒油茶籽仁中加入重量比为1~3%的水分进行调质;
(8)将所述经过调质后的油茶籽仁进行压榨,得到油渣混合物;
(9)将所述油渣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清澈透明的茶籽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低温干燥处理的干燥温度小于7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低温干燥所采用的机器为平板烘干机,所述平板烘干机的夹层加热蒸汽压力为0.2兆帕。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油茶籽的分级标准为:直径小于1厘米的油茶籽为小油茶籽,直径在1~2厘米的油茶籽为中油茶籽,直径大于2厘米的油茶籽为大油茶籽。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被分离出来的油茶籽仁中保持油茶籽壳的重量比为20%。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于光学设备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摄像设备
- 下一篇:电梯导杆自对准连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