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需照明的LED隧道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5594.8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中美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H05B37/02;H05B37/03;F21W131/101;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led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需照明的LED隧道灯,按需照明控制装置与LED灯芯片构成LED隧道灯,用按需照明方法恒流驱动LED隧道灯。
背景技术
LED隧道灯市场的规模是相当大的,LED隧道灯市场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LED隧道灯厂商应加紧专利和技术布局,注重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专利和技术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够在当今激烈的竞争市场,赢得更多的合作和发展商机。
LED隧道灯的特征是一天24小时都要点亮照明,用电耗能是极为惊人的,LED隧道灯照明亮度低了,会影响驾驶人员和行人的安全,在深夜车流量、人流量很少时,可以适当降低LED隧道灯的亮度以节约电能,目前采用深夜关闭部分路灯的方法会影响路面的亮度均匀度,不太理想。
白天,尤其是夏天的午间,隧道外太阳光极其明亮的,隧道两端口及隧道中间的照明亮度过低了,车辆进出隧道就会产生“黑洞效应”,夜间隧道两端口及隧道中间的照明亮度过高了,即会产生“白洞效应”,给驾驶人员和行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影响驾驶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根据LED隧道灯安装在隧道中的具体位置,采用分时段控制LED隧道灯亮度,按车流量、人流量的需要均匀地照亮隧道,消除隧道照明中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可更加节省电能,有效降低LED路灯的温度,延长LED隧道灯的使用寿命,非常科学和环保,更加合理地按实际需要智能控制隧道照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按需照明的LED隧道灯问题,提高驱动电源的效率、节省电能和延长LED隧道灯的使用寿命,消除隧道照明中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实现按需照明的理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需照明的LED隧道灯。这种按需照明的控制装置使用普通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易于生产组合,是低成本解决方案;采用以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实现按需照明的理想,具有智能控制特征:自动检测、自动分析、自我诊断、自动调整、自动保护,智能控制有更大的灵活性,能提供足够的处理功能以支持其他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电流取样电路提取的LED隧道灯驱动电流转换成的电压信号,和从过零检测电路上提取的电源电压每个半周的电压过零信号,经处理器计算和分析处理,实时和同步控制电子调压器对电源电压每个半周的开启角度,动态稳定输出电源电压值;所述动态稳定输出的电源电压变换成恒定的直流电流直接驱动LED隧道灯,根据隧道灯安装在隧道中的具体位置、点亮的实时时间和季节,按不同位置、分时段控制LED隧道灯不同的亮度,实现LED隧道灯按需照明,包括:
电子调压器,由双向可控硅、或单向可控硅、或晶体三极管、或MOS场效应管、或电子开关组成,安装在能调节输出电源电压值的主电流控制回路中,电子调压器的工作状态受处理器控制;
过流、过压和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由正温度系数的热敏元件或限流保护电路组成,安装串联在电源电压输入端与LED隧道灯之间的主电流回路的位置上;
处理器,是所述按需照明的LED隧道灯的控制核心,安装在检测电路 和控制电路之间;
电流取样电路,把LED隧道灯的驱动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送所述处理器输入端,安装在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灯组串联连接;
过零检测电路,安装在电源电压输入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每个半周的电压过零信号送所述处理器,作为处理器控制所述电子调压器的同步信号;
温度检测电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LED隧道灯灯座上,检测电路安装在所述处理器的一个检测端口上;
安放位置设定电路,安装在所述处理器的安放位置设定端口上,供LED隧道灯具体安装使用的地区区域亮度控制用;
万年历电路,采用外置专用集成电路时,安装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口上;采用处理器内部存储万年历信息时,安装在处理器内部;
自检测试电路,安装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口上,用于LED隧道灯整机调试时自动检测处理器内部程序及外围电路的状态;
显示器连接电路,安装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口上,调试整机产品时用作连接显示器显示年、月、日、时、分、秒;
LED灯组,安装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取样电路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中美,未经王中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 下一篇:蓝藻、能源一体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