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调整载波配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5703.6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6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常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16/1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调整 载波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调整载波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载波池的动态载波管理技术是TD-SCDMA提高载波利用率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根据网络的负荷情况,增加或者减少小区的载波配置,其优点在于:提高载波利用率、增加网络的负荷能力、及节约能源。
现有的根据网络负荷情况对载波配置进行调整的方法的主要思想是:根据网规网优的统计数据,经过长期的统计分析,用统计结果分析出小区各个时段的频点占用情况,并以此作为载波配置的依据。
当对多个不同类型的目标小区的载波配置进行调整时,按照所在地区对小区进行分类,如城区小区、城郊小区、农村小区等,形成如城区小区模型、城郊小区模型等不同模型。在确定目标小区的话务量之后,先确定目标小区的类型,然后根据对应于该类型的小区模型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使得不同类型的目标小区可以有不同的参考模型,使载波数的确定更符合当地网络的实际状况。
但是,上述现有的根据网络负荷情况对载波配置进行调整的方法中,使用话务量统计模型将网络的话务量作为判断网络负荷情况的依据,这种方式对于单一业务类型的网络比较实用,没有体现当前网络中业务类型越来越多的特性,因此,采用该方法对载波配置进行调整不够及时和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调整载波配置的方法,以提高动态载波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调整载波配置的方法,包括:
预先将小区中的载波分为静态载波和动态载波两种,其中:每一个静态载波固定分配给一个对应的小区,所有动态载波用于在同一Node B内的所有小区之间共享;
该方法还包括:
A、将各个小区的主载波配置为静态载波,各个小区的辅载波配置为静态载波或动态载波;
B、对于各个小区,根据该小区中业务对载波的需求情况,实时增加或减少小区中动态载波的数量。
上述方法中,所述载波包括至少一个类型;
所述B包括:
B1、对于各个小区,当小区中存在业务需要接入时,根据所述业务所需载波的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在该小区中增加对应类型的动态载波,在需要增加时,增加小区中对应类型的动态载波;
B2、对于各个小区,当小区中存在业务需要释放时,根据所述业务所在载波的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在该小区中减少对应类型的动态载波,在需要减少时,减少小区中对应类型的动态载波。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预先针对每一个类型的载波设置两个门限:aUp和aDown,其中:aUp表示小区中对应类型的载波的频点利用率上限,aDown表示小区中对应类型的载波的频点利用率下限;所述两个门限针对所有类型的载波设置为相同的值,或者针对每一个类型的载波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值;
所述B1包括:判断小区中是否已有所述业务所需类型的载波,如果有,将所述业务接入相应类型的载波,并计算该类型的载波的频点利用率,如果计算得到的频点利用率高于该类型的载波的频点利用率上限aUp,则为该小区增加所述类型的载波;如果小区中没有所述业务所需类型的载波,则为该小区增加所述类型的载波。
较佳的,所述B1中,在判定小区中没有所述业务所需类型的载波之后,并在为该小区增加所述类型的载波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业务是否可以降速接入到其他类型的载波,如果可以,将所述业务降速接入到其他类型的载波;
并在为该小区增加所述类型的载波之后,进一步包括:判断其他类型的载波上是否存在降速接入的业务,如果存在,将所述降速接入的业务升速并迁移到所述增加的载波上。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预先针对每一个类型的载波设置两个门限:aUp和aDown,其中:aUp表示小区中对应类型的载波的频点利用率上限,aDown表示小区中对应类型的载波的频点利用率下限;所述两个门限针对所有类型的载波设置为相同的值,或者针对每一个类型的载波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消融电极针
- 下一篇:非直视下经皮硬脑膜悬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