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5986.4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华;晏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06 | 分类号: | C03B11/06;C03B11/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器皿 器皿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
背景技术
如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知之理,在制造(压制)玻璃器皿如玻璃杯(包括有把手的玻璃杯和无把手的玻璃杯)、搅拌器器皿、玻璃壶具等等过程中,由于所用的模具是两开模结构即双开模的结构,因此不能直接安装到机器上,必须由作为器皿模载体的器皿模夹具携一对器皿半模安装到玻璃容器加工机上。器皿模夹具的结构是由底座和彼此同轴地枢轴设置(也称铰设)在底座上的一对形状相同的夹具半模构成(业界习惯称为抱合钳),使用时,将一对器皿半模可拆卸地设置于一对夹具半模上,由一对夹具半模的开合而带动一对器皿半模彼此斥开(脱模)或彼此合拢(压制玻璃器皿)。
上述夹具半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欠缺:一是使用寿命短报废频率高,因为由于每压制完成一个玻璃器皿即每成形一个玻璃器皿,一对夹具半模便开合一次,于是,夹具半模的底面与底座的表面频繁摩擦,致两者俱损,必须及时撤换;二是卡滞现象严重,乃至挫损底座表面和夹具半模的底表面,因为在玻璃器皿压制成形过程中,玻璃制品合缝处的飞边容易掉落至底座表面,于是当夹具半模开合时,经冷却凝固的玻璃颗粒会进入夹具半模的底面与底座的表面之间,从而损及夹具半模的底面和损及底座的表面;三是夹具半模的冷却速度慢,影响成形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四是用于枢轴设置于枢置轴上的枢置轴座的使用寿命短,因为在夹具半模开合过程中,枢置轴座同样频繁摩擦,随着摩擦程度的加剧,一对夹具半模的开合效果渐渐降低,除非将夹具半模和底座整体废弃。
因此,如何合理地延长器皿模夹具的使用寿命成了玻璃器皿制造厂商和玻璃模具生产厂商共同关注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人作为玻璃模具的专业生产单位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关注,并且还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可借鉴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一对夹具半模的底面与底座直接摩擦而藉以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和降低使用成本的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防止冷却凝固的玻璃屑料造成对夹具半模和底座卡阻乃至损及夹具半模和底座的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
本发明的又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益于提高夹具半模的冷却效果而藉以增进成形效率的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
本发明的再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便于延长同轴枢置于枢置轴上的枢置轴座的使用寿命的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包括一底座、一设置于底座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枢置轴、一具有第一器皿半模腔及第一枢置轴座的第一夹具半模和一具有第二器皿半模腔以及彼此上、下对应的第二、第三枢置轴座的第二夹具半模,第一枢置轴座对应于第二、第三枢置轴座之间,并且第一、第二、第三枢置轴座共同地转动设置在所述的枢置轴上,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一、第二夹具半模的表面设置有一组底座镶片,所述的第一器皿半模腔的第一器皿半模腔底壁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一第一半模镶片,而所述的第二器皿半模腔的第二器皿半模腔底壁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一第二半模镶片,第一、第二半模镶片均与所述的底座镶片相配合。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组底座镶片彼此之间构成有排屑隙道。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又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夹具半模的第一器皿半模腔内凹设有一第一气道,并且在第一气道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一进气孔,在第一气道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一出气孔,第一进、出气孔均与第一气道相通,并且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的第二夹具半模的第二器皿半模腔内凹设有一第二气道,并且在第二气道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二进气孔,在第二气道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第二出气孔,第二进、出气孔均与第二气道相通,并且均与外界相通,第一、第二进气孔彼此相对应,第一、第二出气孔彼此对应。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再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枢置轴上套设有一对各具有摩擦片的轴套,一对轴套中的其中一个轴套与所述的第一枢置轴座的上表面固定,并且与所述的第二枢置轴座的下表面接触,而另一个轴套与第一枢置轴座的下表面固定,并且与所述的第三枢置轴座的上表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镶片围绕所述底座的四周间隔设置,并且各底座镶片由底座镶片固定螺钉与底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秒激光在玻璃中诱导析出金属或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
- 下一篇:节能强化脱氮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