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型中低温NTC-PTC双重复合热敏电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7595.6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姚雪灿;张金仓;曹世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0 | 分类号: | C04B35/5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ntc ptc 双重 复合 热敏电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W型中低温NTC-PTC双重复合热敏电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低温热敏电阻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敏电阻材料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R)、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R)、临界温度系数电阻(CTR)。用热敏电阻材料制作的热敏电阻器作为单个元件单一功能使用时,存在下列缺点:对于NTC材料,在过电压下由于自热导致电阻逐渐下降,存在击穿的可能;对于PTC材料,由于常温下阻值较小,所以通电自热作为加热器时,因冲击电流大而影响其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为此,有人将限制浪涌电流的NTC元件同阻止异常情况下过电流的PTC元件组合起来,以此实现功能的复合化。复合热敏电阻材料是指材料电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同时具有NTC特性和PTC特性,并在不同的温度区间表现出来。较早想到的是将NTC、PTC性能的元件烧成后再焊接在一起,但是阻值易产生非线性的突跃现象。
1988年,日本科学家浜田宗光等发现了具有PTC和NTC的复合热敏性能(即V型PTC性能)的(Sr,Pb)TiO3基陶瓷。此类材料是通过添加Yb2O3、WO3等添加物,使负温度系数增大来得到V型温度特性的PTC材料的(参考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54-27555和54-29234)。由于该材料具有独特的阻温特性,能弥补传统单一特性的热敏电阻的不足,因而在抑制电源冲击电流、定时开关、高温限流等方面可能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专利(参考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63-28041)和中国专利(CN 1086922A)利用PTC材料固相合成工艺,以(Sr,Pb)TiO3为基体材料,加入少量二次添加剂制备PTC-NTC复合热敏电阻,但是组分较难控制,再现性差。
中国专利(CN 1160273A)研制出了中低温下含有PbSiO3的(Sr,Pb)TiO3、(Ba,Pb)TiO3或(Sr,Ba)TiO3的NTC-PTC复合热敏电阻,但是原料涉及过多,不利于大量生产。
以上专利共同存在的最大缺点就是都含有有毒元素Pb,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国家不提倡的工业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往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中低温下(2K-380K)具有NTC-PTC双重特性的、W型阻温特性的热敏电阻材料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W型中低温NTC-PTC双重复合热敏电阻材料的组成及化学分子式为:
(1-ω)La2/3Sr1/3MnO3+ωLa1.85Sr0.15CuO4,
其中,ω=0.015~0.025mol%;
所用的原料为含有La、Sr、Mn、Cu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或无机盐。
本发明一种W型中低温NTC-PTC双重复合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制备La2/3Sr1/3MnO3主相化合物
1)按化学计量配比称取含有La、Sr、Mn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高纯度的氧化物或无机盐用来制备主相La2/3Sr1/3MnO3化合物;
2)把制备主相La2/3Sr1/3MnO3的原料混合物研磨8~10小时,并在800~1000℃预烧8~10小时;
3)把制备主相La2/3Sr1/3MnO3的原料混合物粉碎,粒度小于1um;并且进行成型操作,成型压强为10~14MPa;在1250~1350℃烧结20~24小时,降温后成相;
4)把成相的La2/3Sr1/3MnO3粉碎、研磨,粒度小于1um,备用;
b、制备La1.85Sr0.15CuO4掺入相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源乳腺癌抗原及其抗体
- 下一篇:一种蓝藻污泥的综合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