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秸秆生产抑藻产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7902.0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周青;黄亚元;梁婵娟;朱燕;严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生产 产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秸秆为材料生产抑藻产品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有害藻华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藻类的过度繁殖会耗尽水中溶解氧,使水生动物窒息而死,给水产养殖带来损失。有些藻类还会产生毒素,导致人畜中毒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有害藻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内外诸多学者历经多年的辛勤摸索,研究开发了许多技术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均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或者效果有限、或者耗费巨大、或者引入化学物质存在二次污染,尤其是都无法大范围的解决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
在化感作用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申请者认为可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抑藻(国家发明专利200810172421.7)。现场和室内实验,充分证实了秸秆控藻的有效性。由于秸秆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的抑藻特征,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控藻物质。目前,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处理不仅污染了环境,还会影响交通、航空,导致各种事故。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抑藻,控制富营养化为秸秆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用于控藻是一个一举两得有效途径,其特点是①作用对象范围广,效果显著。对蓝藻和丝状藻等多种水华藻类都能发生作用。②安全性高,滞后效应小。农作物秸秆加入水中容易降解,为水生无脊椎动物及鱼类食用后,对水体自然生物群落几乎不产生影响,长期使用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过重的负面压力和影响。③经济成本低。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来源广泛,容易获得,各地区均可推广应用。④对于水体水质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水的透明度。⑤实际操作简易可行,因为不存在过量的影响,所以不必考虑投放的浓度问题,对于一般工作人员,都可以自行操作,有利于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的水体控藻产品。该产品采用大量存在的农业废弃物——秸秆为材料,来源广泛,实施方便,可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大规模实施。
具体的说,本发明提供的控藻产品是将秸秆粉碎至一定粒度,与其它添加物一起经压块机挤压成型。该产品可在藻类尚未大量繁殖时投放到水体中。其浸泡、氧化以及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抑藻物质可抑制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
本发明中的秸秆可为小麦秆,大麦秆,燕麦秆,籼稻秆,粳稻秆,爪洼稻秆,玉米秆中的一种或几种,可粉碎至粒径0.5-20mm。
本发明中的添加物可为既能增加产品强度,又具有抑藻作用的柳树皮、柳枝条等,也可为用以调节产品比重的发泡塑料。
本发明中的秸秆产品可以挤压成立方体,长方体,球型,圆柱型等不同形状。
本发明中的秸秆产品的大小和尺寸是由水体的规模和类型决定的。可以做到体积为0.001m3-1m3,含有1-1000kg的秸秆。
本发明中的秸秆产品的密度为1-1.2g/cm3,可以悬浮于水中,不浮于水面,也不沉入水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给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控藻材料的生产
将秸秆粉碎;进行干燥;在加入添加剂并充分混合后做成立方型的坯,然后进行预压,最后再进行热压成型。
实施例2:控藻材料的使用
将生产的控藻产品在3月投放到实验水体。在6月再次投放。蓝藻暴发期间,试验区域的藻含量远低于其它水域,未形成水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链配件
- 下一篇:基于包交换的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