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扭杆的无损裂纹检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8360.9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明;陆念飞;徐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无损 裂纹 检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裂纹检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扭杆的无损裂纹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原材料经过加工后,或金属材料经过热处理后表面及内部将为产生裂纹。
现有技术中探伤的手段有多种方法,如激光探伤,X光线探伤,磁粉探伤,涡流探伤等等,但上述的探伤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激光探伤较为复杂,且费用昂贵;磁粉探伤对被测工件产生磁场,工作环境恶劣;涡流探伤目前仅为穿过形式探伤,一般是对圆柱形的工件进行探伤,对较为复杂形状的工件探伤效果不明显。
如图1所示,汽车的扭杆产品与圆柱形相同,但需对特定部位A进行探伤,由于被探伤的表面不能靠近探伤检测测头,采用穿过形式探伤方法,探伤效果不理想,因此需求一种使用操作方便实用,又能达到理想效果的探伤(无损裂纹检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汽车扭杆的无损裂纹检查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头架和尾架自动拾取汽车扭杆,汽车扭杆通过下料机构安放到右托架和左托架上;
汽车扭杆的前后端与头架和尾架上的主轴相接触;
涡流点式的第一探头、第二探头以及第三探头靠近被测汽车扭杆表面;
电机带动头尾架主轴旋转即带动汽车扭杆旋转;
第一探头在电机丝杆作用下作往复直线运动;
第一探头、第二探头以及第三探头通过探伤仪传递数据,发出信号判断扭杆工件是否合格并进行自动分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形状复杂要求较高的工件均能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扭杆的需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采用的涡流点式探伤机械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头架3和尾架2自动拾取汽车扭杆1,将汽车扭杆1通过下料机构安放到右托架7和左托架8上;
汽车扭杆1的前后端与头架3和尾架2上的主轴相接触;
涡流点式的第一探头4、第二探头5以及第三探头6靠近被测汽车扭杆表面;
电机带动头尾架主轴旋转即带动汽车扭杆1旋转;
第一探头4在电机丝杆作用下作往复直线运动;
第一探头4、第二探头5以及第三探头6通过探伤仪传递数据,发出信号判断扭杆工件是否合格并进行自动分选。
本发明中采用的现有技术涡流点式探头装置的原理是:当表面有缺陷扭杆产品在检测装置旋转和移动过程中,经检测触头电流激励的线圈时,则工件表面层感应出的涡流会发生畸变,这一变化使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因而在检测线圈内产生电信号,经信号处理可得到产生图像或驱动音响,灯光记录等显示装置的缺陷信号,从这一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可对缺陷进行判断。
本发明中点式涡流测头安置在被测工件的表面检测部位,由于测头与被测工件表面距离接近,因此检测精度高效果明显,另外采用点接触形式因此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均能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83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