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角螺栓头部一次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8554.9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涂春旺;林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茂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53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角 螺栓 头部 一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标准件六角大螺栓的内外倒角的一次成型模具,属于精密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图1为传统的螺栓头部内外倒角成型示意图。
如图1所示:传统的六角螺栓头部的外倒角1和内倒角2都是通过车床的车刀3车削出来的,首先将螺丝通过专用夹具固定,然后用车床先加工螺栓头部的外倒角1部分,外倒角1加工好后再换刀加工螺栓头部的内倒角2部分,这样加工不仅费时、费材料,也增加了加工成本,同时延长产品的交付期,此外,六角螺栓头部的头标是在束杆的时候打制出来的,其质量稳定性非常不可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一次成型六角螺栓内外倒角的六角螺栓头部一次成型模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六角螺栓头部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上还连接有冲头,而下模的模心则形成有螺栓头部和杆部形状的型腔,其特征在于,在冲头顶端外周形成冲头顶端外倒角结构,而冲头顶端中心部位向外凸起,形成螺栓头的内六角结构,且在内六角结构上设置有冲头顶端内倒角。
进一步,在所述的冲头顶端的端面上还形成有头标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冲头的端部设置内倒角和外倒角结构,使得其在对螺栓头部进行冲压的时候,可一次将螺栓头部成型,还可同时成型其内倒角和外倒角以及头标,非常方便,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不浪费材料,同时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螺栓头部内外倒角成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螺栓头部的外倒角 1′、冲头顶端的外倒角 2、螺栓头部的内倒角
2′、冲头顶端的内倒角 3、车刀 4、上模
5、下模 6、冲头 7、模盖
8、主模 9、垫块 0、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六角螺栓头部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4和下模5,其中,上模4上还连接有冲头6,冲头6通过驱动部件进行驱动而上下运动,下模5的模心部位含有模盖7、主模8和垫块9,其中,模盖7、主模8和垫块9依次从上向下设置,模盖7的中心形成螺栓头部形状的型腔,而主模8和垫块9的中心则连通为一体,形成有螺栓杆部形状的型腔,模盖7、主模8和垫块9的中心共同形成六角螺栓0形状的型腔,在冲头6顶端外周形成冲头顶端的外倒角1′结构,而冲头6顶端中心部位向外凸起,形成螺栓头的内六角结构,且在内六角结构上设置有冲头顶端内倒角2′,此外,在冲头顶端的端面上还可形成有头标结构,该头标结构可在上模的冲头端部通过电极将所需要的内六角螺栓的标识设置上去,在内六角螺栓头部一次成型时就可将头标打到内六角螺栓的头部。
气动驱动部件,冲床下行,冲头随之下行,使螺栓在下模5的模芯的型腔中成型,同时可一次性将螺栓头部的外倒角和螺栓头部的内倒角以及端面上的标识都一次成型。这样即不浪费材料时又少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此类产品的效率。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茂五金(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宏茂五金(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8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重力铸造用高透气性、高强度陶瓷型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轮辐旋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