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装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9420.9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万成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成年 |
主分类号: | E04C2/26 | 分类号: | E04C2/26;E04C2/32;E04G21/14;B32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 复合 墙体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墙体的建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砌体、粘土块墙体、加气砼墙体、pos板墙体、高密度塑料企口pvc压块墙体、钢、铁结构墙体、密肋型轻钢墙体、木结构墙体、竹结构墙体、彩钢板材墙体、刨花板墙体等形式。砌体、粘土块墙体、加气砼墙体装配主要采用现场施工砌筑,pos板墙体、高密度塑料企口pvc压块墙体、钢构墙体、密肋型轻钢墙体、木结构墙体、竹结构墙体、彩钢板材墙体、刨花板墙体等主要利用半成品的墙体产品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行组装,他们具有许多共同或部分的缺点如:无法友好地保护环境、劳动力密集、传统的技术工种多、工作环境差、工种无法同时或交叉进行、完成周期长、工作量大、工序复杂、湿作业、造价高等。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装配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建筑物的安装施工过程中无法友好地保护环境、劳动力密集、传统的技术工种多、工作环境差、工种无法同时或交叉进行、完成周期长、工作量大、工序复杂、造价高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包括:墙体板、楼层板、限位槽、收边条、承重梁、无毒粘结胶、补缝斜边、植物纤维芯、面板、纸浆合成平面体、防水填缝胶、限位柱、墙体,所述的面板的周边设有补缝斜边,面板和纸浆合成平面体用无毒粘结胶连接;植物纤维芯和纸浆合成平面用无毒粘结胶连接,植物纤维芯包括植物纤维及纸浆合成体,面板是由液体砼、植物纤维物理蒸压固化而成。
该轻质植物纤维复合墙体的装配方法通过包括利用工厂化生产的轻质木纤维复合墙体板、限位槽、限位柱之间的装配拼接,接缝之间通过包括利用强力无苯防水膨胀建筑填缝胶剂粘接,并使之成为一体。
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装配方法如下:
A、根据顺序先搭建限位槽、限位柱、限位梁;
B、将轻质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连接墙体,通过槽口插入限位槽、限位柱、限位梁,用防水膨胀建筑填缝胶剂进行连接。
C、墙体板装配好,即可进行补缝装饰工作。
另外,为满足不同用户或消费者的需要可适当增和装配人员调整减装配时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建筑物的安装施工过程中无法友好地保护环境、劳动力密集、传统的技术工种多、工作环境差、工种无法同时或交叉进行、完成周期长、工作量大、工序复杂、造价高等缺点。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与其它现有产品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友好地保护环境、节省劳力、技术工种少、工作环境优、工种可以同时或交叉进行、完工速度快、工作量小、工序简单、造价低等优点。
本发明利用再生原料,可回收,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实现和创建低碳建筑、保护环境、保护安装人员健康和促进人类和居住健康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墙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植物纤维复合墙体装配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植物纤维复合墙体另一装配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槽、限位柱、收边条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墙体板 2-楼层板 3-限位槽 6-无毒粘结胶
7-补缝斜边 8-植物纤维芯 9-面板 10-纸浆合成平面体
11-防水填缝胶 12-限位柱 13-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如附图1、2、3、4所示,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包括:墙体板、楼层板、限位槽、收边条、承重梁、无毒粘结胶、补缝斜边、植物纤维芯、面板、纸浆合成平面体、防水填缝胶、限位柱、墙体,所述的面板9的周边设有补缝斜边7,面板9和纸浆合成平面体10用无毒粘结胶6连接;植物纤维芯8和纸浆合成平面体10用无毒粘结胶6连接,植物纤维芯8包括植物纤维及纸浆合成体,面板9是由液体砼、植物纤维物理蒸压固化而成。
该轻质植物纤维复合墙体的装配方法通过包括利用工厂化生产的轻质木纤维复合墙体板1、限位槽3、限位柱12之间的装配拼接,接缝之间通过包括利用强力无苯防水膨胀建筑填缝胶剂11粘接,并使之成为一体。
植物纤维复合墙体板装配方法如下:
A、根据顺序先搭建限位槽3、限位柱12和限位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成年,未经万成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