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石墨烯检测水体中酰胺及三氮苯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9459.0 申请日: 2010-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1915816A 公开(公告)日: 2010-12-15
发明(设计)人: 马永强;王倩;张红艳;辛卓;孟丽萱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6 分类号: G01N30/06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史双元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石墨 检测 水体 中酰胺 三氮苯类 除草剂 残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体中农药残留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烯检测水体中酰胺及三氮苯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炭质新材料,这种石墨晶体薄膜的厚度只有0.335nm,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是构建其他维数炭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及电学性。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维的,只包括六角元胞(等角六边形);如果有五角元胞和七角元胞存在,会构成石墨烯的缺陷;少量的五角元胞存在会使石墨烯翘曲入形状;12个五角元胞会形成富勒烯。石墨烯材料的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00m2/g,具有突出的导热性能(3000W/(m·K))和力学性能(1060GPa),以及室温下高速的电子迁移率(15000cm3/(V·s))。石墨烯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半整数的量子霍尔效应、从不消失的电导率等一系列性质,引起了科学界巨大兴趣,石墨烯正掀起一股研究的热潮。石墨烯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各方面优良的性能,而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是石墨烯在电学、热学和力学等方面的应用,然而作为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石墨烯在其吸附特性方面少有报道,尤其是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农药残留物质的特性在国际上未见报道。然而,有关碳纳米管作为新型吸附剂在吸附有机污染物质方面的应用却已有广泛的报道。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一样的,两者均是碳六元环的耦合,结构上的相似同样造成两者物理性质的相似,因此,对于继碳纳米管之后的新型炭质纳米材料石墨烯在农药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也有待挖掘。

除草剂是对水资源安全具有最大隐患的一类农药,特别是对地下水极具威胁。酰胺及三氮苯类除草剂均为常见除草剂种类之一,而且其在结构和使用上均有各自的特点。如酰胺类除草剂分子都含有酰胺结构,多数为土壤处理剂,在水中一般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和淋溶性,相比在土壤中,其在水中需要更长的降解时间,且其母体及代谢物都存在一定的危害。而三氮苯类除草剂从结构上来看是以三氮苯为基本结构,按N原子在苯环上分布均匀与否,可分为均三氮苯和非均三氮苯两类,其杀草谱广,适用范围大,主要由植物根系吸收,具有内吸传导作用,随着三氮苯类除草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这类农药进入地表径流后,常造成地表水污染,并对人类、动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引起了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及农业生态问题,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水体中两类除草剂的残留检测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对于水体中酰胺及三氮苯类除草剂残留分析,最传统的前处理技术是液液分配法,但此方法溶剂用量大,既浪费成本,又会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要反复萃取,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另外一个传统且在水体中除草剂残留分析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的前处理技术是固相萃取法,该法通常填料用量比较大,如常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吸附剂C18、C8、Florisil、炭黑、PSA等,这些吸附剂用量一般都在几百毫克甚至更多,而且小柱事先需要用溶剂预淋活化,浪费溶剂,小柱均为一次性的,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石墨烯检测水体中酰胺及三氮苯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

一种利用石墨烯检测水体中酰胺及三氮苯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萃取:取10~50mg的石墨烯加入到20~1000mL含有目标除草剂的水样中,其中,水样中目标除草剂的浓度为0.1~100μg/L,然后调节PH至3~11,搅拌静置5~60分钟;

(2)过滤:将步骤(1)的水样快速通过过滤器,并且将水抽干;

(3)洗脱:取3~15mL洗脱溶剂直接在过滤器上将富集到石墨烯上的目标除草剂洗脱,洗脱速度控制在0.4~8mL/min,然后将洗脱液再通过2~5g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钠;

(4)浓缩:将步骤(3)的洗脱液在30~60℃下旋蒸近干,再用氮气或空气吹干,然后用1~2mL溶剂定容;

(5)检测:将定容后的样品进行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检测;

(6)回收:将使用过的石墨烯及萃取小柱依次用有机溶剂和蒸馏水进行洗涤,回收再利用。

步骤(1)所述目标除草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敌稗、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萘丙酰草胺、氟草胺、吡氟草胺、新燕灵、西玛津、莠去津、扑草净、氰草津、扑灭津、草达津、可乐津、莠灭津、特丁净、莠去通、扑灭通、塞克津、敌草净、异丙净、甲氧丙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