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指示器感应取电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0651.1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生;赵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资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指示器 感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取电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感应取电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架空线及电缆故障指示器一般采用电池供电,限制了故障指示器功能的扩展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了故障指示器的使用寿命的故障指示器感应取电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故障指示器感应取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电路、电压调节电路、稳压电路,所述的感应电路的输出端接在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出端接在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稳压电路输出端输出稳定的电压。
所述的感应电路包括感应线圈、压敏电阻、整流桥,所述的感应线圈、压敏电阻并联后接在整流桥的输入端。
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包括三极管VT2、三极管VT3、mos管、比较器;
所述的三极管VT2包括基极、集电极、发射极,其集电极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的三极管VT3包括基极、集电极、发射极,其基极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的mos管包括源极、漏极、栅极,其源极通过电阻R12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其漏极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其栅极通过电阻R9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的比较器包括输入正端、输入负端、VCC端、输出端,其输入正端通过电阻R81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其输入负端通过电阻R83与电源VCC连接,其VCC端直接与电源VCC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电阻R17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稳压电路包括高频数字稳压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故障指示器的使用寿命和增强了扩展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感应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稳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故障指示器感应取电处理装置,包括感应电路1、电压调节电路2、稳压电路3,所述的感应电路1的输出端接在电压调节电路2的输入端,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2的输出端接在稳压电路3的输入端,所述的稳压电路3输出端输出稳定的电压。
如图2所示,所述的感应电路1包括感应线圈L1、压敏电阻VR1、整流桥B1,所述的感应线圈L1、压敏电阻VR1并联后接在整流桥B1的输入端。当母线电流在20A左右时,感应出电压大于5V,故障指示器可以靠取电正常工作。
如图3所示,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2包括三极管VT2、三极管VT3、mos管Q1、比较器U8;
所述的三极管VT2包括基极、集电极、发射极,其集电极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的三极管VT3包括基极、集电极、发射极,其基极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的mos管Q1包括源极、漏极、栅极,其源极通过电阻R12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其漏极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其栅极通过电阻R9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的比较器U8包括输入正端、输入负端、VCC端、输出端,其输入正端通过电阻R81与感应电路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其输入负端通过电阻R83与电源VCC连接,其VCC端直接与电源VCC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电阻R17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
当母线电流变大时,感应电路输入电压变高,导致比较器U8的正相输入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电压,比较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2导通,三极管VT3导通,mos管Q1导通,使电路输出电压变低。从而使感应电压稳定在某一范围之内。本例中当母线电流达到400A时,输出电压不超过25V。
如图4所示,所述的稳压电路包括高频数字稳压电源U2。输入端最高电压可达40V。输出电压可调,本例输出在3.6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资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资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0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活塞
- 下一篇:切割的坯料菌丝体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