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枣酒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0982.5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市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枣酒,尤其涉及一种以红枣发酵酒和红枣浸泡酒进行调配得到的红枣酒。
背景技术
红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且我国的红枣资源非常丰富,枣酒的酿造历史也很悠久。枣酒生产主要是以蒸馏酒,以太行山区生产的“枣杠子”为代表,但甲醇含量容易超标影响了枣酒产业的发展。红枣酒甲醇含量高的原因有两个:一,红枣中的果胶质是甲醇生成的基础,它主要集中在红枣的表皮上,果胶质分解后被微生物转化为甲醇;二,在后期蒸馏过程中,几乎全部的甲醇都被蒸馏到成品酒中,致使成品酒甲醇含量过高。红枣汁的提取常用的有热水浸提、酶法提取和超声波提取三种方法。热水浸提方法红枣汁的营养物质损失较大;酶法提取果胶质大量分解,发酵过程产生的甲醇含量增高;超声波提取不易实际操作。在红枣汁的提取过程中可以采用手段控制甲醇的产生,但是对于成品红枣酒的色泽和营养会有影响。将红枣进行酒基浸泡,可以很好的提取出红枣的香气和色泽,但营养物质的提取不及以上三种方法。所以怎样降低甲醇的含量,同时又能充分体现红枣的色泽、香气、营养和口味,这是红枣酒业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枣酒及其生产工艺,此工艺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1.红枣发酵酒液的制备
(1)挑选、清洗挑选色泽鲜红、完整、无腐烂病虫害的红枣,除杂,用净水进行冲洗。
(2)划丝、浸泡将红枣进行划丝处理,每个三至六条。将处理好的红枣在1‰~10‰的柠檬酸溶液(最佳浓度为4‰~6‰)进行浸泡5~15min。经过划丝和浸泡处理过的红枣去皮更加迅速。
(3)蒸汽处理、打浆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过的红枣在常压下进行蒸汽处理,处理时间为10~30min。将用蒸汽处理的红枣进行打浆,然后进行浆渣分离,将皮和核除去,得到果浆。
(4)热水浸提在果浆中加入红枣重量5~10倍的水进行热提,提取温度为60~100℃(最适宜为70~80℃),提取20~50min,过滤得枣汁a和枣渣。
(5)酶解在枣渣中加入枣渣重量4~6倍的水,加入柠檬酸调节至PH 3~4,控制温度在40~60℃,加入三种酶,分别为:果胶酶0.10%~0.30%,纤维素酶0.01%~0.05%,蛋白酶0.01%~0.05%,进行处理20~50min,将处理过的枣液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枣汁b。(此处“%”含义是酶的重量占调节好PH值的枣渣液的重量的百分比,如:果胶酶0.10%,指果胶酶的重量占调节好PH值的枣渣液的重量的0.10%)
(6)混合、澄清将枣汁a和枣汁b进行混合,进行澄清处理。
(7)调整糖酸测定枣汁含糖量和酸度,用白砂糖和柠檬酸调整可溶性固形物(SSC)至200g/kg,酸度7g/L(以柠檬酸计)。
(8)杀菌、添加SO2 100℃杀菌20~30min,冷却。添加SO2至90~140mg/L。
(9)接种、主发酵接入0.2~0.3g/L的葡萄酒酿酒酵母菌种。主发酵的温度为21~25℃,发酵时间为8~12d。
(10)陈酿发酵结束后,进行沉淀物分离,换罐将酒放于橡木桶中进行陈酿。
(11)过滤、澄清陈酿6个月后,将酒液进行过滤,澄清。测定酒精度为11~13%(v/v)。
2.红枣浸泡酒液的制备
(1)挑选、清洗挑选色泽鲜红、完整、无腐烂病虫害的红枣,除杂,用净水进行冲洗。并沥干备用。
(2)烘烤为使红枣突出浓郁的枣香味,对红枣进行烘烤处理,处理的烘烤工艺为110℃,烘烤18min。
(3)酒基浸提以25~30%(v/v)的白酒,配入100~140g/L的白砂糖、10~14g/L的葡萄糖和1~10g/L的柠檬酸,按照红枣∶白酒重量比为1∶3~8的比例进行浸泡2~5d。
(4)过滤将浸泡好的酒和枣进行分离,得红枣浸泡酒液。
3.调配将上述发酵酒液和浸泡酒液进行调配,发酵酒液和浸泡酒液比例为2~10∶1。
4.杀菌、包装将调配好的酒液杀菌,灌装,包装,得到成品红枣酒。对成品红枣酒进行甲醇含量的测定,结果甲醇含量在0.01~0.02g/100ml,低于国家限制标准0.04g/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市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市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0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设备
- 下一篇:泡沫芯“A”级制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