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定位探地雷达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094.5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柱;邱兆坤;朱畅;陆珉;李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明探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诗琼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雷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定位探地雷达。
背景技术
GPR(Ground Penetrating Radar、探地雷达)是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目标地下介质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上述目标地下介质具体包括:地下水、基岩面、管道等,该勘探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1MHz~1GHz)电磁技术,在水文、工程、环境、采矿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GPR探测的工作流程包括:①目标地下介质的特性以及环境分析、测网布置;②待测特性参数的选择和实地探测;③特性参数的处理与解释。现有技术中,探地雷达的特性参数的处理和解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实际的待测特性参数的处理过程中,只能将地表看作一个平面,完全忽略地形起伏对探测结果的影响,不利于雷达波同相轴的识别,即使根据遥感图像或地形图等资料进行了测线的布置,但是由于现场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很难找到测线布置的参照物,也就很难保证测线布置的准确性,另外,在探地雷达的特性参数的管理方面,多采用文件形式,管理单一,雷达数据信息化、数字化应用程度低,尤其是在地形复杂、区域范围广的条件下进行大量的野外探测工作时,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定位探地雷达,可以很好的解决地形起伏对目标地下介质进行特性参数的探测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定位探地雷达,包括:
探地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探测探地模块的特性参数,并将特性参数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
定位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探地雷达的空间位置信息,并将空间位置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与探地模块和定位模块连接,用于处理特性参数和空间位置信息。
“探测目标地下介质的特性参数”与“获取探地雷达的空间位置信息”同步。
“获取探地雷达的空间位置信息”具体为通过GNSS(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获取探地雷达的空间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定位探地雷达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可定位探地雷达的一种实施例。
探地模块1,与信息处理模块2连接,用于目标地下介质的特性参数,并将特性参数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2;在探地模块1探测的同时,定位模块3同步获取探地雷达的X、Y、Z空间坐标,定位模块3优选采用GPS接收机、北斗接收机、伽利略接收机或者GLONASS接收机。GNS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测时定位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空、航天、陆地、海洋等方面的用户提供不同精度的在线或离线的空间定位数据。信息处理模块2将获取到的探地雷达的X、Y、Z空间坐标导入到GIS图形显示系统,达到对探地雷达定位、导航的目的,并实时显示其进展情况,探地模块1在对目标地下介质埋深进行探测时,可以通过获取到的探地雷达的X、Y、Z空间坐标,对每个探地雷达所处的位置进行地形校正。即使在现场没有任何工作底图,也可利用定位模块3对探地雷达进行同步定位,并利用这些位置信息生成探地雷达测线,这样一来,探地雷达探测结果的点位精度、探测质量将得到明显提高,这将有利于二次探测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明探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明探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层式熔融石英透射1×2分束光栅
- 下一篇:一种固井作业仿真培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