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羰基合成乙酸酐工艺中去除丙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131.2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张立省;王学博;郇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省 |
主分类号: | C07C53/12 | 分类号: | C07C53/12;C07C51/573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傅玉英 |
地址: | 27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羰基 合成 乙酸酐 工艺 去除 丙酮 装置 | ||
1.一种羰基合成乙酸酐工艺中去除丙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由管线和管件连接的操作单元:
a.以丙酮富集精馏塔(2)为主体的初步分馏单元,主要由输料管线A(1)、丙酮富集精馏塔(2)、再沸器A(3)、冷凝器A(4)通过管线及管件连接而成;
b.以共沸分馏精馏塔(6)为主体的共沸分离丙酮单元,主要由输料管线B(5)、共沸分馏精馏塔(6)、再沸器B(7)、冷凝器B(8)、回流管(15)通过管线及管件连接而成;
c.以双腔萃取溢流分相器(9)为主体的萃取分相单元,主要由双腔萃取溢流分相器(9)、进水管线(10)、正戊烷进入管线(11),以及通过隔板(12)分割开来的回流腔(13)和水萃取、分相腔(14)构成;
其中,操作单元a和操作单元b通过5-输料管线B(5)连接,操作单元b和操作单元c通过输料管线B(5)以及冷凝器B(8)连接;
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初步分馏
来自羰基合成系统的含有乙酸甲酯、CH3I、丙酮和微量乙酸的低沸点混合物通过输料管线A(1)从丙酮富集精馏塔(2)的中部进入丙酮富集精馏塔(2),富含醋酸甲酯,以及少量CH3I和丙酮的塔顶馏出物,经冷凝器A(4)冷凝后,其中部分作为塔顶回流,其余作为循环物料送入羰基化反应系统;丙酮在塔底进一步富集后,通过输料管线B(5)从共沸分馏精馏塔(6)的中部进入共沸分馏精馏塔(6);
b.共沸分离丙酮
来自丙酮富集精馏塔(2)塔底混合物流,在共沸分馏精馏塔(6)中被分馏,正戊烷与丙酮共沸物从塔顶馏出,经冷凝器B(8)冷凝后,全部进入双腔萃取溢流分相器(9),待萃取分相;塔底物料不断被送入羰基化反应系统循环利用;
c.萃取分相
来自步骤b的塔顶馏出物,进入双腔萃取溢流分相器(9)的水萃取、分相腔(14)中,与来自进水管线(10)的水混合,被萃取分相;有机相越过隔板(12)溢流进入回流腔(13),与来自正戊烷进入管线(11)补加的正己烷汇合,通过回流管(15)全回流入共沸分馏精馏塔(6),继续执行共沸带出丙酮的任务,下层水携带溶解的丙酮送入后处理工段。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羰基合成乙酸酐工艺中去除丙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来自羰基合成系统的含有乙酸甲酯、CH3I、丙酮和微量乙酸的低沸点混合物百分重量组成为:醋酸甲酯50~65,CH3I20~50,丙酮4~12,乙酸0.5~5。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羰基合成乙酸酐工艺中去除丙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丙酮富集精馏塔(2)的底部釜液温度保持在55~65℃,顶部出塔气流温度40~50℃。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羰基合成乙酸酐工艺中去除丙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丙酮富集精馏塔(2)的塔顶回流比控制在2.5∶1~1.5∶1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羰基合成乙酸酐工艺中去除丙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共沸分馏精馏塔(6)的底部釜液温度50~60℃,顶部出塔气体温度30~40℃。
6.按照权利要求1的羰基合成乙酸酐工艺中去除丙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沸分馏精馏塔(6)的回流液流量与丙酮富集精馏塔(2)的进料流量比为1∶0.1~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省,未经张立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1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处理谷氨酸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泥搅拌造粒回转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