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3291.0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俊;沈奕;林钢;吕岳敏;李永忠;李功军;林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43;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 |
地址: | 515065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触控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和触摸感应部件,液晶显示器自后至前依次包括后基板、液晶层和前基板,触摸感应部件附着于前基板的后表面上,触摸感应部件的后侧设有介电层,介电层的后侧设有屏蔽电极,其特征是:所述屏蔽电极由多个屏蔽电极块组成,相邻屏蔽电极块之间有间隙;触摸感应部件包括行针状电极、行电极引线、列针状电极和列电极引线,行电极引线和列电极引线均设于前基板的后表面上,行电极引线和列电极引线的位置均与屏蔽电极块之间的间隙相对应,行针状电极和列针状电极均为由前基板的后表面向前延伸的针状导电体,行针状电极的后端与行电极引线连接,列针状电极的后端与列电极引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针状导电体的前端为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针状导电体的形状是前端为尖端的圆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基板上设有前后走向的凹井,凹井的井口设于前基板的后表面上,凹井的底部处于前基板内部或者延伸至前基板的前表面;在凹井的内壁上形成金属层,或者使凹井的腔体内充满金属材料,形成针状导电体,针状导电体的外部形状及尺寸与凹井内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后偏振片、像素电极、后配向层、前配向层、公共电极和前偏振片,所述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中自后至前依次为后偏振片、后基板、像素电极、后配向层、液晶层、前配向层、公共电极、绝缘层、屏蔽电极、介电层、触摸感应部件、前基板和前偏振片,绝缘层将公共电极和屏蔽电极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后偏振片、像素电极、后配向层、前配向层和前偏振片,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中自后至前依次为后偏振片、后基板、像素电极、后配向层、液晶层、前配向层、屏蔽电极、介电层、触摸感应部件、前基板和前偏振片,其中屏蔽电极兼作液晶显示器的公共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2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