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4220.2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9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琴;林晓兰;高利;周佩卿;王长城;张丽;杨立平;宋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36/8994;A61K36/904;A61P35/00;A61K33/06;A61K35/1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杨静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 胶质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类肿瘤,约占脑肿瘤的32.8%-54.9%。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可生长在脑内任何部位,与正常脑组织没有明显界限,呈迅速的浸润性生长。这类肿瘤治疗困难,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脑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2/10万和6.5/10万,我国分别为3.50-6.0/10万和2.58-3.17/10万,我国人群神经胶质瘤占全部脑肿瘤的44.6%。尽管我国脑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但以13亿人口计算,我国罹患脑肿瘤的绝对人数仍然非常庞大。而且有数据显示,近30年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老年人尤为明显。
神经胶质瘤的预后极差。按照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标准,胶质瘤分为I-IV级,III-IV级为恶性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77.5%,其中恶性度最高的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IV级),其生存期不到1年,III级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生存期也仅2-3年。
手术、放疗和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是神经胶质瘤的总体治疗原则。我国于2009年10月公布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对恶性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治疗进行了规范。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胶质瘤具有侵袭性,虽然影像学上全切除率可达90%以上,但病理学意义上的全切除率不到五分之一。此外,脑组织的特殊功能也决定了不可能对肿瘤进行扩大切除。因此手术虽然能切除肿瘤,但不能解决术后复发的问题,术后需要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才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射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专家共识及NCCN指南均建议术后2-4周左右尽快开始放疗。但放疗也有其局限性,剂量不足、放射性脑损伤是其难以克服的缺陷。此外,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x-刀和γ刀也不推荐作为恶性胶质瘤术后首选的治疗方式。
化学治疗作为一种全身治疗,是目前神经胶质瘤综合治疗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胶质瘤常用的传统化疗药物包括亚硝脲类(洛莫司汀、卡莫司汀和尼莫司汀)、甲基苄肼、长春新碱、铂类、伊立替康等,最为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为PCV方案(洛莫司丁、甲基苄肼和长春碱类)。但遗憾的是,这些化疗药及化疗方案的疗效并不高。2002年的一项大规模meta分析显示,与单纯放疗相比,术后放疗的基础上加用传统的化疗药物治疗,1年生存率仅提高了6%。
目前对于肿瘤的化疗主要集中于靶向治疗,可使抗癌效果明显提高,已经成为肿瘤药领域领先的一类药。在胶质瘤化疗领域中药物的研发投入也很大,有两类新型的药物:端粒酶抗癌药物(GRN163L)、新型PARP抑制剂抗癌药(INO-1001),但临床效果如何还需要进行临床验证。最新的研究成果仅有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替莫唑胺1999年在欧美上市,2007年进入我国市场,2009年成为NCCN指南推荐的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一线用药。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显示替莫唑胺治疗后,患者的生命年为0.21-0.25,治疗费用为27,365欧元。平均每增加一个寿命年的费用为37,361欧元(Uyl-de Groot CA,Stupp R,van derBent.Cost-effectiveness of temozolom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lydiagnosed glioblastoma multiforme.Expert Rev PharmacoeconOutcomes Res.2009;9(3):235-41)。然而预后仍然很差,中位生存期为12-15个月。同时替莫唑胺也是一种细胞毒类药物,细胞毒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可避免: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仍然是其重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很多患者因不能耐受而退出治疗。更为重要的是,就我国国情而言,替莫唑胺非常昂贵,其进口药泰道1瓶(100mg*5粒)的价格为5300元。以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例,辅助治疗(约7个月)的全部费用为15万元,即使是国产仿制的替莫唑胺(蒂清,50mg*7粒/瓶2618元/瓶),其费用也达10万元。尽管替莫唑胺已于2009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但十多万元的医疗开支对于个人及国家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目前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最有效药物-替莫唑胺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在我国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开发效价比高的药物仍然是各国学者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4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耐热耐腐蚀复合管道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豆浆机